沅江市應急管理局 2022年度績效評價報告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3-1776814 發布機構:沅江市應急管理局 發文日期:2023-06-09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按照沅江市財政局《關于做好2022年度預算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沅財績【20231號文件工作部署,根據財政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湖南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局對2022年度部門預算績效開展了自評,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

      根據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報益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益辦發〔2019〕14號),成立沅江市應急管理局(加掛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的牌子)(沅辦〔2019〕40號),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能,為沅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

          (二)人員情況。

      沅江市應急管理局2022年度實有人數47人,在職人員40人,退休人員7人,其中行政人員13個,非參公事業人員27人。

          (三)主要工作職責。

          1、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全市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和中和防災救災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2、貫徹實施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程和標準,組織編制全市應急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救災規劃并監督實施。

          3、指導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分級應對制度,組織編制全市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綜合協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推動應急避難設施建設。

          4、牽頭推進全市統一的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負責信息傳輸渠道的規劃和布局,建立監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依法統一發布災情。

          5、組織指導協調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承擔市應對災害指揮部工作,綜合研判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并提出應對建議,協助市委、市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6、統一協調指揮各類應急專業隊伍,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推進指揮平臺對接,負責做好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相關銜接工作。

          7、統籌全市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負責消防、森林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生產安全事故救援等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依權限做好駐沅國家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相關工作,指導地方及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

          8、負責全市消防管理有關工作,指導消防監督、火災預防、火災撲救工作。

          9、指導協調全市森林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負責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指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

          10、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組織指導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工作,按權限管理、分配中央、省、益陽市下達和市本級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

          11、依法行使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鎮、場、街道、園區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巡查、考核工作。

          12、按照分級、屬地原則,依法監督檢查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法組織并指導監督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13、依法組織指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調查評估工作。

          14、開展應急管理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的對外救援工作。

          15、制定全市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救援裝備規劃并組織實施,會同市發展和改革局等部門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平臺和調撥制度,在救災時統一調度。

          16、負責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指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

          17、承擔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協調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的相關工作,組織執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相關流域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省、益陽市、沅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示、命令。

          18、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及使用情況

         (一)基本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1、2022年基本支出預算359.5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321.52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0萬元,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38萬元。

          2、2022年預算總收入489.52萬元。其中:經費撥款486.72萬元,納入公共預算管理的非稅撥款2.8萬元。

          3、2022年財政撥款預算追加843.42萬元,為可用預算指標。

          4、2022年度預算收入決算合計1,332.93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271.13萬元。

          5、2022年度預算支出決算合計1,390.6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82.23萬元,項目支出926.03萬元。年末結轉結余17.61萬。

          6、2022年,我局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數11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4萬元。

          7、2022“三公”經費決算為9.27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3.23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6.04萬元。原調入公車平臺的公務車,經決定,留沅江市應急管理局使用,費用由應急管理局承擔。

          8、2022年三公經費總支出9.27萬元,占年初預算11萬元的84.27%,與上年度9.88萬元相比,減少6.17%。

         (二)專項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1、專項資金(包括財政資金、自籌資金等)安排落實,總投入等情況分析。

      收到本級財政安全生產培訓宣傳費專項10萬,收到本級財政安全生產檢查專項10萬等。

          2、專項資金(主要指財政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分析

      組織冬季用火燃氣宣傳及危化企業煙花燃放危害等宣傳10萬。

      加油站油罐區整治活動及差旅等7萬,案件律師咨詢費1.2萬,甲醛檢測及安全隱患舉報0.9萬,其他0.9萬。

          3、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辦法的制定及執行情況。

      為確保業務專項順利實施,我局嚴格按照項目要求的環節和內容開展實施。明確項目管理和實施的責任人,嚴格對項目經費實行專款專用。強化資金使用的監督,包括經費使用前期預算和計劃的審核審批,經費使用過程中預算執行情況和程序的監督,經費使用后支出內容真實、合理、合法性的審核監督等,確保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項目順利實施。

          三、部門專項組織實施情況

          (一)專項組織情況分析,主要包括項目招投標、調整、竣工驗收等情況。

      我局加強專項項目組織管理,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等有關制度,確保安全監管建設項目的質量。根據項目特點和要求明確各類項目管理責任單位,各責任單位對各類專項項目開展實施、組織和驗收等工作。嚴格按照既定的項目實施方案,即使整編完工項目驗收資料,認真開展項目竣工驗收和財務決算工作,盡快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嚴格按程序結算工程款項,確保各類項目的順利實施,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分析,主要包括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日常檢查監督管理等情況。

      嚴格執行項目預、決算審核制度,嚴禁擅自調整專項工程的計劃、內容和規模。為保證項目質量和項目的順利實施,在實施項目前我局均與乙方簽訂項目合同,制定項目管理制度,并指定專人負責項目的實施過程,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績效目標設立不夠明確、細化和量化。單位雖然設立了項目資金績效目標,但目標不夠明確、細化和量化。

          (三)預算管理不夠精細。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需加強全局內設機構的協調聯動,保證預算編制的合理與精細。

         (四)資金的撥付存在滯后的現象。撥付中走程序花費時間較長,導致撥付滯后。

          五、改進措施及有關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及我局整體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今后著重在以下方面予以改進:

          (一)細化整體預算編制工作。加強全局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全面編制預算項目,優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對剛性的費用支出項目,盡量壓縮變動性的、有控制空間的費用項目,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

          (二)強化財政預算執行的剛性。嚴格按照預算項目進行,不得隨意調整和變更預算,確保預算的剛性。做好與財政部門的銜接協調,保障項目資金的投入進度,發揮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堅持定期進行財務分析。每季度進行財務收支分析,對收支不合理現象做出預警,并及時通報。落實項目專項的報批進度和指標文的下達,加強項目實施進度跟蹤,開展項目績效評價,確保項目績效目標完成。

          (四)嚴格財務管理監督。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杜絕挪用和擠占其他預算資金行為,嚴把“三公”經費支出審核、審批關口,細化“三公”經費的管理,合理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五)保證程序合規的前提下,加快資金撥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