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市檔案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傾力促發展,著力解難題,順利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中心工作,加大了檔案接收力度,確保了檔案安全,加強了檔案信息化建設,優化了檔案服務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為全市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現報告如下:
一、今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10月16日上午10點,全館黨員干部與市委巡察辦一起在機關五樓會議室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會前傳達學習了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會上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作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會后針對收看內容談體會談認識,積極引導黨員敞開心扉,立足本職談感想談體會,加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提升個人素質修養。同時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后還組織收看《領航》《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湖南篇》等專題紀錄片。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黨組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調研,特別是到機關檔案服務窗口、基層檔案室進行摸排了解,針對現下群眾查檔情況、檔案保管保護利用等問題和基層工作者進行探討研究,盡全力解決難題,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檔案業務工作亮點紛呈。我們發揮檔案業務優勢,加強了對全市各基層檔案室的檔案業務指導,對重點工作檔案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特別是加大對瓊湖街道、胭脂湖街道、南嘴鎮、新灣鎮、政府辦、司法局、供銷社等單位的文書、專業(包括社區矯正檔案)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指導力度,同時對公路養護中心X011線大修項目檔案進行了驗收,全市重點項目檔案的驗收使全市檔案業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檔案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規范化、信息化。各單位及鎮、場、街道都建成了檔案室,建檔率達到了100%,并逐步完善了紙質檔案整理、數字化、信息化,到目前為止,全市共建成省特級檔案室3家、一級檔案室5家、二級檔案室2家。
(三)檔案利用服務更加優質高效。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行“零費用”、“零距離”、“全方位”服務,創新檔案服務方式,拓展檔案服務領域,提高檔案服務工作水平。同時圍繞基層檔案工作需要,主動跟進,逐步規范基層檔案工作,提升基層檔案工作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軟硬件設施,打造優良的服務環境。隨著今年國家檔案局(館)主持開發的全國檔案在線利用平臺上線,各級檔案部門將逐步完善平臺建設,逐漸實現了網上互聯互通和查詢利用,滿足了廣大群眾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市檔案館全年接待服務2000余人次,查閱各類檔案4000余卷,包括82年人口普查檔案、66年階級普查檔案、招工檔案、知青下鄉檔案以及各類市委、市政府檔案,主要解決年齡、工齡、戶籍、社保、知青下放、經濟糾紛、土地糾紛等問題,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檔案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一是完成了洞庭湖檔案數據庫擴容工作,共擴容40TB(包括檔案備份20TB),極大地增加了檔案數據庫的容量,為下一步全市檔案數據的進館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通過今年“兩類檔案”(脫貧攻堅檔案和疫情防控方案)數據上報工作,積極推動基層檔案室網絡平臺建設,已向全市各行政事業單位、鎮、場、街道發放政務內網檔案數據庫賬號,督促各基層檔案室完善檔案數據錄入工作。三是組織人員開展了檔案條目錄入和全文掃描工作,全年共完成檔案資源數據庫文件級、案卷級條目錄入7萬余條、全文掃描18萬余張。同時已向上級檔案部門上報2021年全市疫情防控檔案電子目錄1158條。
(五)挖掘利用好紅色檔案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一是整合信息資源,彰顯紅色內涵。充分發揮檔案資政育人作用,由市檔案館接收保管股牽頭,到胭脂湖街道、茶盤洲鎮開展紅色檔案資源征集前期摸底調研工作,同時積極挖掘利用館藏檔案史料、檔案實物、圖書、照片、聲像等資源,整理紅色資源、黨建、本土文化、廉政文化、沅江發展歷程等歷史影像資料,特別是整理修復好“江詩韻手稿”,利用“6.9”國際檔案日、“12.4”宣傳日等契機,加大宣傳力度,彰顯了“弘揚紅色精神、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文化”的內涵;二是用活檔案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緊緊圍繞“喜迎二十大”這個主題,堅持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聲,深入挖掘反映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和光輝歷程的館藏檔案資源,積極發揮紅色檔案資政育人作用。
(六)加大檔案接收、整理力度。按照《檔案法》《湖南省檔案管理條例》要求,加大對全市紅色檔案資源挖掘力度,同時積極征集具有特色的城市影響檔案。2022年共依法接收市政府辦、草尾鎮等單位的各門類檔案(包括電子檔案)3000卷左右,接收全市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類檔案2000卷左右。加強重要公務活動形成的各種載體檔案的收集整理;積極做好“三名”(名人、名品、名勝)檔案、具有沅江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民間文化藝術檔案和特殊載體檔案的收集,豐富館藏資源。同時規范檔案館庫各項規章制度,對館藏檔案資料進行全面清點,完善檔案庫房示意圖和檔案柜標簽。
(七)加大檔案宣傳力度。今年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提升公眾的檔案意識,我們配合市委辦(市檔案局)舉辦了以“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共展出板報40多塊,發放宣傳冊頁500余份,接待前來咨詢檔案問題群眾100余人次,同時利用電視、微信公眾號、廣場顯示屏進行播放宣傳,全面展示了我市近年來社會改革發展和檔案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八)政治統領、服務大局出色。一是扎實推進機關黨支部“五化”建設,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同時開展清廉機關建設、基層黨組織整建提質活動、整治涉及網絡電信詐騙、涉毒、涉賭及侵害未成年專項行動、排查自建房行動等,沅江檔案人的政治素養全面提升。二是扎實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派出工作隊員常駐聯系點草尾鎮草尾社區,館黨組班子成員一個季度到聯點社區調度一次工作,了解駐村工作隊情況,今年幫助駐村工作隊員購買二萬多元的生活設施以及人生意外保險,同時落實好生活補助、通信補貼、差旅費報銷等保障措施,讓駐村干部在工作時能安心放心。幫助社區班子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加快致富步伐。開展了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產業幫扶等工作。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工作中,我們積極參與、主動作為,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文明創建中的組織、示范、引領作用,全館干部職工全程參與,并做好了創建工作中的檔案業務指導,我館今年已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四是持續開展好全面從嚴治黨、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和消防、政務服務和優化營商環境、疫情防控、統戰、工會等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年多來,檔案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不斷改進。
(一)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不夠,理解不深。館黨組及全館同志對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更好地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認識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檔案宣傳工作有待加強。檔案宣傳工作深度和廣度還不夠,沒有深入到社會各層面,社會檔案意識比較薄弱。少數單位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基層檔案室有歸檔不及時、整理不規范、不按規定移交等現象。
(三)檔案移交進館和信息化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快。今年受經費、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影響,檔案移交進館和信息化進度緩慢,有待進一步加快。
(四)檔案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我館檔案干部隊伍在年齡結構、知識儲備和專業水平等方面與新時期對檔案工作人員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檔案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來年工作目標
(一)加強機構改革中檔案的處置工作。在市委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市直單位機構改革的檔案處置工作,指導合并單位開展檔案資料的收集、資料、歸檔,并做好處置檔案的接收進館工作。
(二)加大檔案接收進館力度。依法集中接收本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所屬機構自形成之日起滿10年的各門類檔案(包括電子檔案)及現行文件和政府公開信息。加強重要公務活動形成的各種載體檔案的收集整理;積極做好“三名”(名人、名品、名勝)檔案、具有沅江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民間文化藝術檔案和特殊載體檔案的收集,努力豐富館藏。預計2023年擬接收市監局、南嘴鎮等單位各類檔案(包括電子檔案)5000余卷進館。
(三)切實優化檔案窗口的服務利用工作。把檔案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創新機制,積極推進檔案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信息服務利用體系,努力提供 “一站式”服務。同時,改善接待條件,改進查閱方式,簡化利用手續,提高服務質量,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四)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持續完善洞庭湖檔案數據庫建設,積極開展基層檔案室網絡平臺建設。繼續開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檔案專題數據庫數字加工,完善文件級案卷級目錄錄入及掃描工作,2023年擬完成文件級、目錄級條目錄入8萬余條、全文掃描20余萬張。
(五)加強檔案的保管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防范體系建設。加強檔案館檔案保管保護專業設施設備的維護、更新和升級工作,建立完善檔案安全應急管理機制,確保檔案安全。
(六)加強檔案宣傳工作。繼續配合市委辦(市檔案局)開展檔案宣傳進機關、進街道、進社區、進學校、進黨校、進家庭的宣傳活動,加大檔案法制宣傳力度,提升社會檔案意識,形成關心、支持檔案工作的良好氛圍,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強大輿論支持。
(七)加強檔案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檔案法治隊伍建設,堅持持證上崗,保持檔案干部隊伍穩定。引進檔案專業人才,不斷優化檔案干部隊伍結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紀律嚴的高素質檔案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