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2020年工作總結暨2021年工作計劃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0-1318774 發布機構:沅江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2020-12-24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中心在全面推進洞庭湖養殖環境整治的同時,穩步推進禁捕退捕工作,全力確保生豬生產,全力維護漁業資源,現就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生產情況

      初步預計全市生豬出欄36.4萬頭,牛出欄1.62萬頭羊出欄2.13萬頭,家禽出籠327萬羽,畜牧業產值22.21億元;全市精養池塘養殖面積13.3萬畝,天然湖泊6.5萬畝,稻蝦養殖面積2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7.9萬噸(稻蝦養殖產量4萬噸),增長1.5%,漁業綜合產值51億元,增長8.5%,超額完成年初任務。

      (二)主要工作

      1、漁民退捕

      1)精準識別漁民身份及建檔立卡情況

      嚴格按照一調查一評議三審核三公示程序,經摸底調查、回頭看和精準復核三輪比對審核,省認定持證漁民2296戶、無證專業漁民111戶,共2407戶6503人。其中持證專業663戶1964人,無證專業111戶248人,持證兼業533戶1613人,其他持證漁民808戶2387人,提前(自主)退出持證292戶291人(王碧霞一戶雙證)。目前禁捕退捕辦已經完成對2407戶退捕漁民一戶一檔全面清理、完善歸檔。

      2)退捕漁船網具回收處置情況

      我市完成漁船評估3856艘,拆解3612艘,除洲島漁村保留外,評估漁船全部拆解;按照四個一批一個集中(主動上交一批、集中清繳一批、打擊處置一批、強化管理一批、集中處置管理)的工作要求,全面清理漁網。共回收合法合規漁具網具378.32噸。對照建檔立卡退捕任務,退捕漁船網具補償資金3991.44萬元已經發放到位(除個別賬號問題打款未成功的);已按規定實施證注銷、網銷毀、船封存或分類處置。

      2、漁民生計保障

      1)妥善管理發放資金。上級已安排的禁捕退捕專項資金40598萬元(其中中央禁捕退捕財政專項資金23095萬元、省禁捕退捕財政專項扶貧15714萬元、三無船拆解,執法能力資金1789萬元),沅江市財政配套禁捕退捕資金2550萬元,實現專款專用;其中漁民社保補貼11674.2萬元;共計直接補助漁民5685.18萬元,其中漁民過渡期補貼發放1615.64萬元,漁民獎補補貼發放473.1萬元,漁船動力漁網(漁具)回收拆解補貼發放3991.44萬元。

      2)著力加強社會保障。開展322社保補貼,針對3種漁民(專業漁民、持證兼業、其他持證),推薦2種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做好2項服務(制作參保明白卡、及時發放退休待遇),確保漁民參保率100%。一是嚴格落實湘人社發〔2020〕37號文件精神,發放省認定專業漁民和兼業漁民社保資金。二是出臺《沅江市其他持證生活困難漁民社會保障工作方案》,對第一種類型、第二種類型的其他持證漁民分別按每人每年1500元(含參保繳費補貼)和1000元(含參保繳費補貼)標準給予養老保險政府補貼,補貼年限15年,每戶補貼不超過2人。市財政已撥款11731.8萬元,為1007名專業漁民、1090名兼業漁民、1520名其他持證漁民發放社保。372名困難漁民享受了低保,7名漁民被評定為五保,20名漁民得到了臨時救助。

      3)妥善解決轉產轉業。出臺《沅江市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幫扶措施二十條》,開展311就業服務(推薦3次崗位信息,提供1次職業指導、提供1次免費技能培訓信息)和333轉產幫扶,瞄準3大產業(種植業、養殖業、服務業),采取3種幫扶模式(直接幫扶,對自主發展農業產業的由農業部門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聯系農業企業保底收購產品,指導網上銷售;委托幫扶,對有創辦小微企業的委托相對應的龍頭企業或規模企業帶動發展,幫助產銷對接,確保穩定發展;合作幫扶,由村集體牽頭成立公司或專業合作社,組織漁民入股,共同合作經營,農業產業扶貧優先考慮村集體創辦的公司或合作社),給予3種支持(技術支持,對需要培訓的由相關部門組織技術培訓,幫助漁民掌握技能技術;貸款支持,對發展產業創業缺少資金的給予小額貼息貸款支持;補貼支持,按照幫扶措施二十條給予補貼獎勵支持),切實保障漁民成功轉產轉業。目前,已進行崗位信息推薦2次,成功推薦到企業以工代訓51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43個,已到崗就業37人,其他途徑就業73人。已組織開展技能培訓班11個,培訓527余人。組織70余家企業召開了4次專場招聘會推薦就業崗位3500多個,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270余人,目前已在企業就業73人,1960名漁民自主就業和推薦就業。

      4)穩步推進洲島漁民整體搬遷。擬投入5.8億元,征地260畝建設漁民新村,對瓊湖街道三個洲島1229戶3361名漁民實施整體搬遷安置。目前,整體搬遷方案、漁民新村規劃已出臺,搬遷安置人員資格審核、林地調規、土地報批、安置用地的評估征拆等工作正有序推進。3個洲島漁村有1200戶漁民簽訂了離島搬遷協議,占總戶數的97.64%;有1120戶漁民騰空了房屋,占總戶數的91.13%;436棟房屋已拆除109棟,拆除率達25%,該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確保12月31日前完成洲島漁民搬遷,12月底前啟動漁民新村建設,兩年完成所有項目工程,2022年底前完成漁民分房安置。

      5)扎實開展退捕漁民一幫一工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退捕漁民安置保障一幫一工作領導小組,下派490名干部深入11個漁業村開展為期一年一幫一結對幫扶,落實發展產業安置一批、務工就業安置一批、支持創業安置一批、公益崗位安置一批、社會救助兜底一批五個一批要求,全力做好六包工作:即包政策宣傳到戶、包政策執行到戶、包轉產找出路到戶、包一戶至少一人就業到戶、包特困戶兜底到戶、包穩定到戶。目前已印發《沅江市退捕漁民安置保障一幫一幫扶手冊》2800份,走訪漁民2407戶6473人,收集漁民在轉產轉業方面的需求信息以及反映精準識別方面的問題3881條。目前已幫扶1644人,其中產業安置118人,務工就業安置1020人,創業安置120人,公益崗位安置14人。

      3、禁捕監管

      1)嚴格執法監管情況。出臺了《沅江市集中打擊非法捕撈犯罪雷霆行動聯合執法實施細則》,一是開展了市場和碼頭專項整治。以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取締了水上水產品交易市場,并對水產品交易市場所有廣告牌、招牌、立柱等進行了拆除。同時,全面禁止非法運輸、交易野生水產品,全面清查流通領域,對4800戶市場主體開展勸導檢查,責令整改門店175家,簽訂《承諾書》近5000份。二是開展了執法監管行動。洞庭湖全面禁捕以來,我市連續開展了打擊非法捕撈、清湖行動等中國(湖南)漁政亮劍2020系列專項執法行動,7月6日起,我市又開展了地龍網和電捕器具清繳等七大行動。7月28日上午,在浩江湖畔成功舉辦湖南省打擊非法捕撈集中銷毀禁捕漁具行動現場會,共銷毀電機100多套,地籠王近10000條,涉漁三無船舶60艘。

      我市圍繞四清四無禁捕工作目標,堅持全員不休,連續作戰,一線執法人員堅持三班倒,做到禁捕水域24小時不離人。截至目前,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公安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7527人次、輔助人員3300人次,執法車輛980車次、執法船艇2737艘次。全市共立非法捕撈刑事案件45起,其中非法電魚案件18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69人,直接取保候審8人,逮捕24人,移送起訴56人。辦理涉漁行政案件35起,行政處罰38人,沒收、放生違法捕撈的漁獲物1578.72公斤。禁捕以來,共取締禁捕水域違禁網具4.82萬條、70.83萬米,清理取締三無船舶1395艘,沒收并銷毀各類違規釣具326根,非法捕撈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加快推進智慧漁政建設,完成93個監控攝像頭的安裝,突出重點水域,逐步建立全天候、無死角的禁捕監控網絡。同時,加大對非法生產、制造、銷售漁船漁網漁具監管力度,從源頭上杜絕非法漁船漁網漁具打斷違法利益鏈條建立健全市場監管長效機制。

      2)加強支撐保障情況。沅江市委市政府明確2020年5月16日,漁政執法由市農業農村局正式管理,5月22日沅江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局正式掛牌運行。增設專職副局長1名,設副科級事業綜合執法大隊,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42名,設副科級大隊長1名,正股級副大隊長2名,設正股級3室(股)4隊。漁政裝備建設,在原漁政站共有執法船艇13艘的基礎上,一是購置11艘鋼質機動船,用于裝載執法過程中收繳的禁用漁具;二是置購2艘水泥躉船,用于偏遠地區漁政執法人員生活和辦公。三是購置60馬力沖鋒舟4艘、150馬力快艇1艘、115馬力雙動力封閉式快艇1艘、無人機5架、望遠鏡9臺、夜視儀9臺、執法記錄儀30臺。

      4、風險防控

      (1)設立信訪專班

      市、鎮兩級均成立漁民信訪專班,公開政策咨詢和舉報投訴熱線(2721857)。對群眾來電來信反映問題,組織工作專班調查處理。省反饋禁捕退捕相關問題共13件,轉交我市相關信訪件6件,均按時答復辦結。

      2)完善維穩機制

      制定《沅江市禁捕退捕群訪事件應急工作預案》,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的信訪維穩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目前,全市暫未出現較大信訪事件,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重大問題不出縣

      5、宣傳引導

      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級主流媒體發稿28篇、在湖南日報等省級主流媒體發稿15篇,共計發稿150余篇。印發各類通告、命令、公開信4萬多份、《沅江市禁捕退捕工作宣傳手冊》5000份,懸掛宣傳橫幅標語4000余幅,利用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禁捕退捕工作。

      6、重大負面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目前暫未發現重大負面的情況的發生。

      二、狠抓養殖環境整治

      1、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及整縣推進項目,項目建設內容325個,其中:規模養殖場糞污設施升級改造315戶,已完240戶;種植消納地工程8個,正在啟動;糞污預處理廠一個已完成;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有機肥廠)已通過招標。

      2、加快養殖場糞污設施的改造升級。自2017年開始,我市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場糞污設施的改造升級,至2018改造升級113戶規模養殖場,2019年改造升級23戶,“夏季攻勢”升級改造一家蛋雞場,共137戶,2019財政投入資金138萬元,規模養殖糞污設施配套率為91%。

      3、開展“夏季攻勢”和“洞庭清波”行動,完善10家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設施配套,升級改造一家蛋雞場。在大通湖流域4個鄉鎮升級改造8個規模養殖場的糞污配套設施。

      三、推進項目建設

      派專業技術人員到外地學習考察,學習外地縣市成功經驗,黨組擴大會議反復研究討論,聘請專業咨詢公司指導設計。通過公開招標采購咨詢公司為項目做頂層設計,確定具體運作方式為BOT(特許經營),并制定了《沅江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方案》,本項目實施方案已經財政局、發改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司法局審查通過。財政局組織專家評審并通過了物有所值評價報告,項目合作合同已提交司法局審查,3月29日政府常務會審定了實施方案,現已進入特許經營采購階段。通過公開招標采購項目工程初步設計和工程概算,設計有序進行。

      1、確定建設模式

      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有機肥廠)按特許經營模式公開招標,設備(糞污運輸車、干濕分離機等)政府招標采購,其它建設實行獎補模式,先建后補。

      2、優化工作方案

      制定了《沅江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工作方案》,6月10日召開了全市鄉鎮及相關部門參加的動員大會,將任務分解到鄉鎮,壓實鄉鎮責任,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全市整體推進,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洗消配套設施、大型沼氣工程、種植消納地工程預計10月完成。

       

      四、水產養殖污染治理

      1、大通湖流域精養池塘生態化改造現正在有序推進,年初制定了方案,下達了工作任務,至目前止,共完成精養池塘改造1.37萬畝,完成全年任務的124.5%。另外,全市池塘改造任務2.8萬畝,現已完成2.82萬畝,超額完成。

      2、水污染治理任務中四個生態凈化區建設已全部建設完成,通過生態委驗收。

      3、發展現代水產方面。今年任務重點發展三處及沅江大頭魚品牌創建。一是鷺鷥湖漁場特色漁業示范園3000畝、二是陽羅蝦菜輪作生態養殖示范園500畝、三是三聯湖漁場健康養殖示范場1500畝。現三處通過有序推進,基本完成年初任務。四是垸內湖泊生態養殖暨沅江大頭魚品牌創建工作,年初已制定實施方案,今年準備率先打造城區“七湖”生態養殖及沅江大頭魚品牌創建,到2021年年底使城區“七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目標,品牌創建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2021年品牌創建基本完成

      4、今年新創建的3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和1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復查,現已通過省級驗收。

      五、全力促進生豬生產

      1、招商引資順利推進

      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外來資金和技術,特別是全國生豬生產龍頭企業沅江投資建場,大力發展生態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生豬養殖。目前已引進廣西貴港楊翔公司在草尾三星村投資4000萬,建一個存欄1200頭母豬,年產仔豬2.5萬頭的母豬場,已基本建成,年底投產;與佳禾農牧合作在草尾四民村建一個存欄520頭母豬,年產仔豬1萬頭的母豬場,投資2000萬,8月進豬投產,現存欄母豬520頭;引進正虹集團在新灣鎮改造一個老舊豬場,筌約5年,3月投產,現已引進母豬800頭,計劃引進母豬1200頭,年產仔豬2.5萬頭。市委市政府通過招商引資正與湖南現代農業、華清漁業、牧源、正邦、唐人神、雨潤集團等洽談。

      湖南現代農業集團天心種業正在沅江市茶盤洲鎮投資新建一個年出欄4萬頭的育肥豬場,在胭脂湖街道蓮子塘村分別建一個存欄7200頭母豬的種豬場,總投資2.4億元,新增產能17萬頭。

      華清漁業在南嘴鎮南嘴村、蠡山村新建一個年出欄生豬20萬頭的大型生態種養結合的豬場,總投資3億元,新增產能20萬頭。

      永安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在共華鎮改擴建一個種豬場,擴建規模2400頭母豬,年底投產,投資0.6億元,新增產能5萬頭。同時正著手在南嘴鎮和諧村新建一個年出欄5萬頭的育肥場,總投資0.5億元,相關手續正在辦理。

      2、規模養殖進展順利

      以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為重點,推進畜禽養殖轉型升級和規模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防疫、糞污設施改造,筑牢生物安全屏障。目前已改造升級生豬規模養殖場240戶,大部分已開始復養,復養成功率顯著提高。其次,盤活經濟條件差無復養能力的閑置生豬養殖場,采取豬場租賃、公司加農戶或豬場入股合作經營等模式,已成功租賃復養的閑置豬場10個,引進后備母豬1000多頭,商品豬5000多頭,其他閑置豬場正逐場洽談,穩步推進,盡快落實現有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復產復養。

      3、生豬生產發展態勢趨好

      三季度末全市存欄生豬 26.23萬頭,能繁母豬2.57萬頭,后備母豬4200頭,已出欄生豬26.66萬頭,已提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指標,生豬生產正在迅速恢復,預計年末存欄生豬40萬頭,能繁母豬3.1萬頭,出欄達40萬頭。所有在建豬場建成投產將再新增產能40萬頭。

      4、強化動物防疫

      春秋動物防疫期間,全年共接種豬口蹄疫疫苗38.1萬頭次,禽流感疫苗968.7.4萬羽次,牛羊口蹄疫疫苗0.2萬頭次。春秋集中免疫期間,市防指辦公室對全市畜禽免疫都進行了兩次重點督查,共調查養殖戶280戶,牲畜強制疫苗免疫率均達到100%,牲畜免疫耳佩掛率93.2%,圓滿完成了春秋防集中免疫任務。鑒于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嚴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要求,落實防疫責任,確保各項指標合格。

      六、2021年工作計劃

      1.穩步推進禁捕退捕工作的實施,督查各鄉鎮的數據精準和有效性;完善省、市禁捕退捕工作方案的實施工作。

      2.嚴格依照省環保整治要求,重點推進通江湖泊及主要垸內湖泊畜禽退養,落實長效化監管制度,防止“兩圍”、畜禽、珍珠、迷魂陣等反彈。

      3.促進生豬生產和市場肉品供應,規范全市屠宰秩序,完善肉品配送體系,對私屠濫宰等非法屠宰行為零容忍。

      4.加快推進“沅江大頭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及制定“沅江大頭魚”品牌營銷方案。讓“沅江大頭魚”盡快走進千家萬戶。

      5.落實春秋動物防疫,加強防疫檢疫能力建設,防范禽流感、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流入,確保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

       

       

      沅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2020年12月21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