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一季度工作情況
(一)畜禽方面:
1、沅江市一季度出欄生豬20.02萬頭,存欄36.76萬頭,能繁母豬3.45萬頭,同比增長分別為29.24%、12.04%、0.88%。
2、2022年3月3日至8日,畜水中心組織人員對全市畜禽養殖場進行抽查,共抽查畜禽養殖場59個,其中生豬養殖場52個,家禽養殖場5個,消納池2個,發現問題4個并給出整改建議,已移交到益陽市生態環境局(沅江分局)處理。同時下發《關于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鎮、街道、中心建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巡查長效機制,定期組織人員對轄區內的畜禽養殖場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完成動物春節疫苗接種。集中免疫豬O型口蹄疫苗30萬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0.4萬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40萬毫升。
4、我市是農業部環洞庭湖禽流感監測縣和家畜血吸蟲的縱向觀測點,配合采集和監測禽流感樣品380份,監測家畜糞樣104份。
5、 獸醫實驗升級改造已經完成,共投入資金120萬元,我市已具備非洲豬瘟、禽流感病原檢測能力。
(二)水產方面:
1、一季度完成水產品全市3.95萬噸,同比增長1.89%,一產一季度產值7.9億元。
2、完成并完善沅江市水產百億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初審稿。
3、完成《沅江市支持發展水產百億產業十條》初審稿。
4、完成沅江市2021年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的設計、預算、實施方案。
5、為扎實推進我市大通湖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提升大通湖流域水質,依據上級要求出臺《沅江市大通湖流域精養池塘尾水排放管控(技術)方案》。
6、完成精養池塘升級改造1.1萬畝,超額完成上級下達任務1萬畝的目標。
7、為進一步提升洞庭湖區水質及保護種質資源保護區,于4月26日在太陽鳥游艇碼頭開展了一次沅江市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修復)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本次人工放流共投放魚種835萬尾,規格6-10cm,包括草、鰱、鳙、鳊(魴);三角帆蚌40000只,規格10cm左右;人工魚礁1200個。
(三)重點項目進展情況
1、沅江市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建設項目:完成集中連片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面積5800畝。主要開展池塘清淤、池坡整形、溝渠整理和尾水治理設施建設。目前有序推進中,已基本完成池塘清整。
2、天圓農業7200頭種豬養殖基地建設后續項目:完成后續次要配套設施的建設,包括道路硬化、場內綠化、裝豬臺建設、洗消設備安裝、糞污消納地建設等。目前已全部完成。
(四)主要指標落實情況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上級要求85%,我市目前已達到93.8%,已圓滿落實。
(五)立項爭資情況
我中心2022年立項爭資目標任務17200萬元,其中項目類14000萬元;目前,已完成目標任務4個,共計3444萬元,其中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獎補資金項目12萬元、中央漁業增殖放流資金項目30萬元、中央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項目256萬元、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項目3146萬元,僅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的20%。
后續預計將有2250萬元的項目資金支持;一是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已爭取到,預計獲得支持250萬元。二是在湖南省優質水生生物良種選育加工研究院沅江分院(沅江市優質魚類良種選育繁育中心)開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兩個項目,將積極與上級和國家工程院對接爭取項目,預計兩個項目共獲得支持2000萬元。
中心將強化領導,采取措施,形成合力,積極申報,力爭較好的完成2022年爭資任務。
(六)真抓實干落實情況
上級禁捕退捕真抓實干考核文件暫未出臺,我中心牽頭的禁捕退捕工作正在按照去年的考核內容正在持續推進工作,同時與省廳保持良好的溝通聯系。目前,一是正在落實退捕漁民企業吸納和從事種養業的政策獎補;二是已按上級要求出臺《沅江市長江重點水域禁捕“回頭看”工作方案》開展全年自查,為迎接疫情后到來的國檢做準備;三是收集建檔立卡補充人員611民的銀行卡等信息,準備發放其社保補貼。
二、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困難)和重大風險隱患、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
(一)禁捕退捕后續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
1、部分沖鋒舟和非法網具地籠網未回收拆解。
建議:沖鋒舟30馬力以下,1.5萬元/艘、30~60馬力,2萬元/艘、60馬力以上,2.5萬元/艘,由交通部門負責回收。非法網具地籠網按原3000元/噸,由農業執法部門負責回收。
2、瓊湖街道洲島等漁村剩余部分漁船未回收拆解。
建議:退捕辦組織評估公司據實評估后,按程序拆解。
(二)沅江水產發展存在以下六個方面不足與瓶頸:一是養殖方式傳統粗放;二是產業化程度低、結構不優、無拳頭產品、沅江品牌不響;三是種業發展嚴重滯后;四是加工企業少附加值不高;五是生產與生態未協調發展;六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為落實今年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做好水文章,從五個方面破局立新,推動沅江水產生態環保高質量發展。
一是打造一個高地——水產種業創新高地。主要是創新水產良種繁育技術;加快培育種業龍頭企業;規范水產苗種生產經營管理;積極對接農業部、省廳申報項目。
二是延伸一條全產業鏈——三產融合。主要是積極培育壯大新型水產養殖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水產品產地加工;加快推動水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拓展產業提質增效空間;引導支持休閑漁業產業發展,推動漁業向下游延伸。
三是推廣一批養殖模式——生態健康、綠色高效。主要是池塘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池塘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魚菜共生模式、蝦菜輪作種養模式、池塘流水槽循環水養殖模式、受控式集裝箱養殖模式。
四是創建一批品牌——沅江大頭魚(“沅大頭”)、沅江九肋鱉、南大烏鱧、沅江生態小龍蝦。開展二品一標認證暨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使一條普通鳙魚(品類)變成“沅江大頭魚牌(商標)、沅江市(原產地)有機綠色魚(賣點)”。
五是出臺一批扶植政策。爭取政府出臺一批傾斜扶植現代漁業發展政策,充分調動養殖戶積極性,從而做大做強沅江水產。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計劃
1、將《沅江市水產百億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初審稿和《沅江市支持發展水產百億產業十條》初審稿上報政府常務會議討論請求批準。
2、做好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的申報工作,沅江市天心種業有限公司申報國家級,沅江市草尾樂鑫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申報省級。
3、提請市委市政府下發《沅江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收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4、完善“智慧漁政”平臺系統,為6-7月份的省級“智慧漁政”現場會做準備。
5、落實禁捕退捕“回頭看”工作,為迎接疫情后到來的國檢做準備。
沅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