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中心在全面推進洞庭湖養殖環境整治的同時,全力確保生豬生產,全力發展漁業產業,現就今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及后續工作安排匯報如下:
一、2023半年度工作總結
(一)養殖業生產概況
2023年上半年,我市預計生豬出欄38萬頭,存欄40.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4萬頭;家禽出籠200萬羽,存籠415萬羽,禽蛋產量1.5萬噸;牛出欄0.23萬頭,存欄1.42萬頭;羊出欄0.53萬只,存欄1萬只。預計水產品總產量7.2萬噸,同比增長4.35%,其中一季度漁業產值7.03億,同比增速4.3%,總產量4.17噸,同比增速5.57%,產量增速全市均排名第一。
(二)畜牧業工作
1、強化舉措謀發展。市政府出臺了《沅江市支持生豬生產發展意見》,鼓勵生豬生產發展,充分調動鎮(街道、中心)和養殖戶大力發展生豬生產積極性。目前,已完成2022年申報資料的收集。
2、轉型升級促發展。引進天心種業等省內外知名企業落地沅江。天心種業在胭脂湖街道新建的7200頭母豬擴繁基地現在能繁母豬6900多頭,預計上半年出欄仔豬近7萬頭。天心種業正在申報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天億農牧在茶盤洲鎮新建一個存欄2萬頭,年出欄4萬頭的育肥豬養殖基地,正在抓緊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3、專項治理保發展。一是開展常態化巡查監管,安排專人專班定期開展養殖環節糞污治理專項巡查,指導養殖戶正確使用畜禽糞污設施設備,建立糞污消納臺賬;今年2月份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站已開展1次聯合巡查,共抽查養殖場21個,發放資料80余份。二是扎實開展養殖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成立工作領導小組,5月份組織各鎮(街道、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開展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共排查養殖戶228戶,查出生產隱患的有4個,排查人員做作現場整改方案,要求養殖戶立行即改,并對養殖戶開展安全生產教育。
4.春防免疫穩發展。3月7日,組織各鎮(街道、中心)召開了春防動員會,部署和落實春防工作,開展了動物防疫員培訓,采購相應的防疫物資。4月底我市春防強制免疫工作全面完成,應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在春防省檢工作中獲得高度評價。我中心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收集站,2023年1月-5月共收集病死生豬9314頭,我市今年未發現一起亂拋病死動物的行為,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促進我市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三)現代水產工作
1、出臺產業發展規劃。2月3日沅江市第24次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沅江市支持發展水產百億產業若干措施》,已初步制定《沅江市支持發展水產百億產業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促進沅江市百億水產目標達成。
2、培育稻漁種養基地。草尾鎮立新村稻蝦共生示范基地、八形汊村千畝稻蝦+交易中心示范基地,共華鎮稻田+中華絨毛蟹+鱖魚示范基地,示范面積共4000畝。做強育繁推一體化良種供給體系,有序推進草尾鎮中華鱉育繁推示范基地。
3、轉型傳統水產養殖。打造瓊湖辦管竹山、兄弟公司陸基圈養桶養殖基地;南嘴鎮浩宇生態流水槽養殖基地;南大膳鎮設施漁業基地。在管竹山、萬子湖等地新建陸基圈養桶200個,南大膳鎮、黃茅洲鎮新建池塘圈養桶30個、流水槽16條,養殖鱸魚、鱖魚、南美白對蝦等特色魚類,發展池塘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面積300余畝。
4、發展加工倉儲物流。完成2024年水產品加工與倉儲保鮮能力建設項目申報,項目總造價3909萬元,申請補助資金980萬元,重點培育國民水產、茂隆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都得利稻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湖南泰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倉儲物流企業。
5、開展養殖尾水治理。已爭取到2023年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改造面積近10000畝,獲批省財政資金2852萬元。現已完成項目前期選址及設計方現場勘察,目前正在制定設計與實施方案。
6、積極創建骨干基地。創建2022年湖南省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4個,2023年繼續創建沅江市榨南湖漁場、泗湖山鎮北港村雙華漁場、益陽步步領鮮特種水產有限公司3個“五大行動”骨干基地,目前已完成前期申報工作。
(四)立項爭資工作
2023年我中心立項爭資目標任務共10000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5473萬元。一是沅江市水產種質基地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待批復,并納入沅江市國土空間規劃;二是完成申報沅江市優質水生生物良種選育基地建設項目和洞庭湖小龍蝦產業集群的沅江市小龍蝦育繁推一體化基地建設項目;三是沅江市萬子湖漁港升級改造和整治維護項目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未開工建設,現正在對項目進行立項及財評工作對接。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多種因素干擾產業發展。沅江市地處洞庭湖腹地,水系縱橫,漁業發達,但畜牧業不強,傳統畜禽品種缺乏,品牌創建工作滯后。環保法出臺執行力度不斷加大,導致環保成本不斷增加,加上豬價不穩定、鄉鎮不重視、農民不積極等因素制約生豬生產發展,保住調出大縣牌子有壓力。
2、體制機制影響產業發展。前年機構改革后鄉鎮動物防疫人員分流嚴重,在崗人員也是身兼數職,畜牧工作難以落實,動物防疫措施難以到位,給生豬生產發展帶來隱患。
3、項目后期維護難以保障。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建設中,養殖業主配套自籌資金少,沒有社會外來企業資本的流入,后期運營管理維護難。
4、土地手續影響項目進度。一是土地報批。一號島科研院士樓用地未報批回來,直接影響概念設計上自然資源局的規劃例會及初步設計方案的設計進度,主要原因是涉及土地報批費用145萬元。二是征地拆遷。項目涉及一號島用地的征地拆遷,城投公司正在推進該項工作,目前,土地報批資料已報送至省自然資源廳,正在等待上規劃例會討論。
三、后續工作安排
1、加快項目建設,推進項目落實落地。一是推進沅江市水產種質基地建設項目,盡快將一號島土地報批回來,完成初步設計,辦理一件三證、一案兩書等。二是盡快啟動沅江市萬子湖漁港升級改造和整治維護項目的建設。三是根據上級要求完成好沅江市2022年漁業高質量發展補助項目驗收,三個項目總投資669萬元。四是持續推進2023年度沅江市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暨集中連片精養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整縣項目。五是完成2023年湖南省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創建后續工作。
2、抓好生豬穩產,保障生豬政策保供。持續推進規模場轉型升級,支持天億農牧在茶盤洲鎮新建一個存欄2萬頭,年出欄4萬頭的育肥豬養殖基地;精準落實《沅江市支持生豬生產發展意見》。嚴格按照《意見》規定組織好規模養殖戶做好獎補資金的宣傳發動、申報、核實、公示等工作。
3、加強教育宣傳,強化生產安全管控。一是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網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把鄉鎮作為一級網格、鄉鎮畜牧獸醫站作為二級網格、畜牧企業作為三級網格,建立了層層落實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做到定人、定崗、定責,使安全生產監管無遺漏、全覆蓋。二是強化普法宣傳教育。新修訂的《畜牧法》自2023年3月1日起實施。我中心將宣傳貫徹《畜牧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培訓、講座、研討等方式,面向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開展系統培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采取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從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畜禽飼養、經營、屠宰、運輸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宣傳教育,引導生產經營主體依法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活動,切實增強法律意識,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4、開展增殖放流,修復洞庭湖水生態。2023年沅江市計劃在6月份內完成投放,目前已制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方案,預計投放魚苗總資金100萬余元。
5、推動三產融合,打通漁業全產業鏈。持續推進《沅江市水產百億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實施,促成院士研究院盡快落地,打造沅江市水產高質量發展創新高地,助推種業振興。加強招商引資,引進、培育養殖主體,特別是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引導支持休閑漁業產業發展,舉辦全國性休閑垂釣大賽。
6、推進品牌創建,深挖沅江本土特色。持續開展兩品一標認證暨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創建沅江大頭魚、沅江九肋鱉、沅江烏鱧、沅江生態小龍蝦、濱湖水牛等品牌。
7、強化責任落實,健全動物防控體系。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相關職責將重新劃入我中心,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確保職責承接到位、履職到位,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著力強化基層動物防控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