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總結暨2025年工作計劃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5-2013377 發布機構:沅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發文日期:2025-01-22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一、2024重點工作情況

      (一)養殖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2024年我市預計出欄生豬58.58萬頭,存欄36.9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1萬頭;家禽出籠518.71萬羽,存欄479.17萬羽,禽蛋產量2.67萬;牛出欄0.52萬頭,存欄1.5萬頭;羊出欄1.08萬只,存欄0.86萬只;畜牧業生產總值28億元,同比降低6.6%預計全年實現水產品總量18.5萬噸,同比增長5.2%,漁業綜合產值94.5億元,同比增長5.6%,產量和產值都是排名益陽市區縣第一。

      )畜牧業工作

      1.做強畜牧業產業,生產產能進一步鞏固。生豬出欄、家禽出籠、禽蛋產量增速預計全年可實現“保三爭一”目標。一是提振養殖信心,穩定生豬產能,完成年度獎補申報、核實與發放,發放獎補資金57.21萬元;二是推動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使用方案;三是發展家禽產業,新增投產家禽規模養殖場6家,新增產能約34萬羽;四是推進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發放補貼資金63萬元;五是支持鄉村振興,采購348頭仔豬和12.8噸飼料補貼到生豬監測戶。

      2.聚焦生態環保,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持續推進。一是加強畜禽糞污處理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設施正常運行,提高糞污處理效率。二是聯合財政部門對23家養殖場開展糞污處理設施和欄舍進行改造升級,共發放資金167.43萬元。三是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嚴格執行環保法規,對違規排放的養殖場進行處罰,確保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3.健全防疫體系,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春秋兩季完成豬口蹄疫和禽流感疫苗接種,共使用疫苗172.48萬毫升和636.9萬毫升,小反疫苗2.03萬頭份。推動“先打后補”政策,為152家養殖場發放補貼100.9萬元。加強人畜共患病防控,查治血吸蟲病家畜1.9萬頭次,處理布病陽性養殖場4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26226頭生豬。生豬和家禽產地檢疫分別達到23.3萬頭和94.5萬羽,保障了畜禽產地安全。

      現代水產工作

      1.瞄準目標,精心制定產業實施方案。推動出臺《沅江市加快推進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確保沅江市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舉措能夠精準落地、有效執行。

      2.創建品牌,拓展大水面綜合利用。制定《沅江市浩江湖人放天養、保潔、護漁內湖生態修復模式試點方案》,以浩江湖為示范點,打造湖泊生態養殖基地;加快創建浩江湖大頭魚、甲魚有機品牌認證;積極申報沅江大頭魚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拓展大水面生態漁業高質量品牌鏈。

      3.打造標桿,持續加強核心基地建設。一是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個(陽羅洲鎮呂豐村鷺鷥湖漁場)和省級良種場一個(沅江市土包村楊述平孵化場);二是成功創建省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2個(榨南湖漁場和泗湖山鎮雙華漁場)。

      4.推進項目,保障項目按時順利驗收。一是全力推進沅江市2023年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截至目前,施工進度已完成96%,順利完成省、益陽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驗收銷號;二是2023年漁業高質量發展補助項目、管竹山設施漁業基地項目完成益陽市和縣級驗收。三是完成2024年水產品加工與倉儲保鮮能力建設項目建設及2025年漁業高質量發展項目和水產種業保種項目儲備。四是總投資800萬元的萬子湖漁政碼頭建設項目已圓滿竣工,并通過縣級驗收。

      5.開展放流,維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完成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投放“四大家魚”苗種361萬,銀魚卵1億粒,三角帆蚌11萬只。

      二、存在問題等方面

      (一)生豬產業還有挑戰一是存欄增長不明顯。豬肉價格上漲,帶動仔豬價格上漲,大大提高養殖成本,導致大部分養殖場處于謹慎觀望狀態,生豬出欄同比下降二是隊伍結構不合理。機構改革后鄉鎮動物防疫人員分流嚴重,近十年未引進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畜牧工作難以落實,動物防疫措施難以到位,給生豬生產發展帶來隱患。

      (二)水產發展制約多。一是項目后期維護難。尾水治理項目建設中,涉及的建設點廣,部分養殖戶對綠色健康養殖技術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存在施工難,自籌配套資金難,后期運營管理維護難度大。二是漁業基礎設施薄弱。水產良種場、標準化養殖池塘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漁業抵御災害和防范風險能力較弱。三是產業鏈不完善。產業鏈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生產和銷售環節,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生產存在短板。四是人才資金匱乏。養殖戶年齡偏大,缺乏創新式年輕人和專業技術人員,資金保障不足,影響產業盈利能力和再投資能力。五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稅收政策優惠措施有限,資金扶持規模和覆蓋面不足,獎補資金難以兌現。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扎實抓好畜禽穩產保供

      2025年目標:實現全市能繁母豬穩定在3萬頭左右,規模豬場穩定在120個以上,生豬年出欄穩定在60萬頭左右,家禽出籠穩定在520萬羽左右。

      1.積極推廣生豬代養模式。重點加快推進正大集團代養工作,按照時間點完成既定工作目標。積極推動正大與沅江市天億農牧等3家養殖場達成代養合作,新增產能4萬頭。發動閑置的規模養殖戶實行代養殖模式3-5家,可新增產能2萬頭以上。

      2.大力支持規模場擴建升級。支持沅江市帆順養殖有限公司、沅江市星星生態農業科技園擴建育肥豬舍,可新增產能2.2萬頭。支持草尾鎮樂鑫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擴建,增養母豬144頭,新增產能4500頭。

      3.加大其他肉食品發展力度。力發展雞、鴨、鵝等速生禽蛋養殖,增加市場供應。支持樂庭養殖專業合作社、藝鴻養殖有限公司擴建蛋雞舍,新增產能21萬羽。

      4.強化生產安全管控。一是持續開展畜牧行業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對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運行情況和安全生產開展巡查,排查清除養殖風險隱患。二是持續推進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和欄舍改造升級。

      5.強化統計監測。一是加強統計業務培訓,提高統計人員業務水平。二是建立抽查核查機制,夯實源頭數據質量。三是拓展直聯直報、掌上牧云APP的應用,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四是提高待遇,穩定統計隊伍,每年統籌40萬元用于樣本點建設和勞務支出。

      6.抓實動物疫病防控。加強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狠抓強制免疫,確保強制疫苗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壯大技術隊伍,加強自身隊伍能力建設。

      (二)全面推動現代水產發展

      推動落實《沅江市加快推進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力爭2025年底,水產綜合產值達100億元,實現百億水產階段性發展目標。

      1.著力培樹品牌。實施全市漁業品牌提升工程,重點打造以“生態洞庭湖,綠色水產品”為品牌內涵“洞庭水·沅江魚”區域公用品牌。成功創建浩江湖大頭魚、甲魚有機品牌,獲批“沅江大頭魚”等國家地理標志,拓展大水面生態漁業高質量品牌鏈;培育金江水產、國民水產等創新能力強、信譽良好的企業品牌。

      2.大力提升種業。推進榨南湖漁場土著魚類保種繁育基地、種質資源場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引種保種工作。建設草尾鎮等3個龜鱉繁育示范基地,完善繁育設施、池塘、場內道路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龜鱉引種保種工作,提高親本保存能力和優質親本供應數量在草尾鎮等6個鎮開展小龍蝦良種選育或溫室大棚建設,形成小龍蝦繁育展示示范基地。

      3.突出項目建設積極申報2026年漁業綠色循環試點項目,實現0.2萬畝精養池塘標準化改造和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打造標準化集中連片稻蝦綜合種養示范區4000畝,以及深水養蝦先行試點區500畝。拓展大水面增殖漁業,推動6.5萬畝大水面漁業生態高質量發展。

      4.加快漁旅融合。引導企業社會資金投入,在浩江湖適度建設多元功能的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休閑垂釣基地。承辦垂釣大賽、魚飲食文化節、開捕節、增殖放流以及漁業科普、美術攝影等賽事節慶活動,實現漁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

      5.推動產業融合。在草尾鎮建設集交易、倉儲、冷鏈、物流等功能為一體的水產品(小龍蝦)綜合交易(物流)基地,重點建設培育水產品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水產品流通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