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住房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益陽市住建局的支持與指導下,中心上下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重點抓棚戶區片區開發、公租房還建和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按時間節點完成目標任務。現將我市2020年保障性住房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及明年工作計劃總結如下:
中心2020年度經濟任務總指標1148.56萬元,12月份止實際完成預算非稅收入1197.0399萬元,財政撥款收入1641.5624萬元,收入合計2838.6023萬元,支出總額2445.3429萬元。
一、主要工作情況
十三五期間我市共建公共租賃住房747套、棚戶區改造戶數8181戶、租賃補貼發放戶數6066戶,金額526萬元、分配租賃住房2210套、立項爭資金額51916.2萬元。
(一)2020年500戶棚戶區改造項目
2020年省住建廳下達我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計劃500戶。其中實物安置160戶,貨幣安置200戶,改、擴、翻建140戶,租賃補助發放1500戶,各項工作都在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實施。
1.由工信局負責實施的改、擴、翻建140戶,即將竣工。
2.由農業農村局負責實施的78戶實物安置已完成,正在開工建設。
3.由林業局負責實施的82戶實物安置,目前正在簽訂拆遷安置協議書,已啟動拆遷。
4. 200戶貨幣安置已與湖南糧食集團簽訂框架協議,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棚改。
(二)372套廉租房還建工作
為了確保372套廉租房還建工作順利推進,根據需求將372套化整為零,分六個區域單位負責實施。
1.草尾鎮66套,由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建設,已建設完工。
2.陽羅鎮30套,由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建設,正在建設。
3.泗湖山48套和共華24套,由鎮政府負責實施,采取收購方式,已簽訂收購協議,撥付收購資金,已辦理部分不動產登記證。
4.高新區180套,由住房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實施,完成了三通一平施工,進入主體招標階段。
5.林業局24套公租房建設,由林業局負責實施,正在準備財務預算與招投標。12月初開工建設。
(三)租賃住房補貼的發放
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的同時我中心進行了房產信息、戶籍信息、工商登記信息、車輛信息比對。對符合條件的家庭實行租賃補貼動態保障。通過準確的核實增減,目前已發放租賃補貼1223戶,發放金額111.2460萬元,提高了補貼標準、擴大了補貼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四)高新區中小微企業公租房租金的減免
按照沅江市委復工復產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項目)復工復產若干措施》文件要求,對高新區中小微企業租住了公租房的減免一季度租金。截止11月底,已經辦理了減租手續的有10家企業,合計減免租金91920元整,其他企業正在申報中,由高新區經管局核實后由我中心辦理減租程序。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行政審批流程
按照“優質、便民、高效、廉潔”的原則,創新和完善行政審批服務運行模式,推行“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共租賃住房申請審批、公共租賃住房補貼申請審批等事項進駐市政務中心,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即時審批,即時辦結。把市住保中心政務窗口真正把打造成“審批環節少、服務環境優、群眾滿意度高”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平臺。
(六)規范審批程序,嚴把審核關
2020年我中心加大了對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家庭保障資格的核查工作,核查內容包括對住戶房產信息、戶籍信息、車輛信息、工商營業登記等信息進行核實,進一步規范公共租賃住房準入和退出,對全市有產權登記的51戶租賃戶送達了騰退通知書。確保保障性住房真正為保障性對象所用。
(七)嚴厲打擊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讓行為
為做好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讓工作,我中心制定了《公租房轉租、轉讓行動方案》、《公租房騰退制度六條》。7月份我中心會同高新區經管局、園區派出所、司法所、高新區房管所、小區物業公司等多部門對高新區公租房違規轉租、拖欠租金等現象采取聯合行動。對兩家承租企業宏源(3-1-503)和新元豐(2-1-1402)進行了清理,將所租賃的房屋違規轉讓且惡意不繳納房租的行為,按照《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予以強制清退,收回其房源。10月份運營股對全市公共租賃住房長期拖欠房租的租賃戶進行了摸底,調查、資料匯總,由中心法律顧問與法院相關部門聯系,即將走法律訴訟程序,清理整頓一批長期抗租影響惡劣的租賃戶。
二、亮點工作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中心組織住建、征拆安辦、辦事處、社區、益陽市規劃設計院及相關單位。一是對沅江市舊城東區:景星寺片區、楊泗橋片區、八角亭片區、藥材公司片區、總工會片區五大區域進行了棚戶區改造編制規劃。通過調查、摸底、測量、評估,初步確認:共計房屋641棟;征拆戶數3274戶,(其中公產588戶,私產2686戶);總建筑面積322853.51平方米;土地面積823.99畝;征拆成本約14.3387億元。棚改方式以貨幣和實物安置,住戶參加棚改意愿達到98%,所有數據已歸檔成冊。為我市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我市舊城棚戶區改造打下了牢固基礎。二是對瓊湖糧庫一期區域進行了初步摸底:1.公產:111棟房屋,倉庫43棟,面積43000平方米;其它房屋(門衛、配電間)25棟,14300平方米;公有門面4棟74間,2556.45平方米,公產共計59856平方米。2.私產:住宅37棟254戶,面積18716平方米;門面2棟13間,面積205.65平方米,私產共計:18921.65平方米。兩項(私產、公產)共計占地187.3畝。
目前瓊湖糧庫及周邊棚戶區改造,已與湖南糧食集團簽訂框架協議,12底簽訂正式投資協議。景星寺片區、楊泗橋片區、八角亭片區、藥材公司片區、總工會片區等區域棚戶區改造,已與湖南保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時沅江市老城區面貌將煥然一新,人民群眾住房環境和住房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位。
三、主要問題
(一)棚戶區改造實施難。一是拆遷難度大,拆遷思想不統一。二是政府投入資金有限。三是安置房建設程序漫長,規劃設計復雜。
(二) 住房保障對象審核難。一是沒有形成各相關部門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對保障對象的驗證工作難度較大。二是沒有形成客觀、科學的動態管理機制,給保障性住房退出工作帶來較大困難。三是住房保障對象收入審核手段單一。由于個人收入形式的多樣性、動態化,個人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對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難以核實。
(三)租賃住房補貼發放難。有很多住房困難家庭受戶口政策、計劃生育政策、住房面積認定等條件限制,未及時享受保障政策。
四、2021年工作思路
根據益陽市政府關于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棚戶區改造實施辦法。沅江市市委市政府關于舊改+片改+棚改指導精神,我市準備將老城區幾大片區納入全市棚戶改造計劃,采取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建立健全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努力實現“住有所居”為目標,確保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的建設目標任務。
五、計劃目標
2021年計劃申報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是改造項目8個,項目總投資26016萬元。改造戶數785戶,其中:貨幣安置266戶,新建安置房307套,改(擴、翻)建212套。拆遷面積7.71萬平方米,騰出凈土93.5畝,招商引資5個億。二是租賃補助發放1500戶。三是加快瓊湖糧庫,景星寺(一期)片區棚改開發。
六、工作舉措
(一)加快棚戶區改造。一是緊盯2020年省下達的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時間表,實行時間倒逼、責任倒逼,提升工作效率,精準推進掃尾項目清零。二是全面落實202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抓緊落實建設項目和地塊,確保資金到位,盡早開工建設。把好規劃設計關、施工質量關、建筑材料關和竣工驗收關,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責任制。合理安排布局,改進戶型設計,方便保障對象的工作和生活。加大配套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做到配套設施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確保工程項目高質量按時間節點順利完成。
(二)完善聯審機制。租賃住房補貼嚴格實行各部門聯審制度,盡快完善公共租賃住房信息庫,及時核對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信息,建立公開電子信息平臺,做到各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及時向社會公示審核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三)嚴格審批制度。做好保障性住房的申報、審核、公示工作及租賃住房補貼發放工作。將保障性住房的申請審核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對保障家庭實行動態管理,嚴格規范審批制度,在公正、公開、公平的基礎上做到應保盡保。
(四)加強公共租賃住房的后續管理。大力加強公共租賃住房的后續管理,對全市所有公租房住戶信息進行比對、統計,盡快錄入全國公租房信息系統。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提高違規整改力度和租金收繳率。進一步嚴厲打擊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讓現象,清理出不再符合保障性住房條件的住戶騰退房屋。
六、“十四五”工作總體安排
目前我市已申報棚戶區改造項目庫項目19個,計劃改造5989戶、項目總投資221932萬元、其中貨幣化安置2187戶、新建安置房3124戶、改、擴、翻建678戶、面積598900平方米。盡量讓房屋破舊,基礎設施不全,居住環境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棚戶區納入“十四五”規劃進行改造,造福于民。
沅江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2021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