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等會議精神。圍繞法治建設進行各項部署,按照依法行政,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各項工作法治化、規范化進一步提升,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引領政治建設
堅持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傳達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3年第一次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本單位法治建設工作任務。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建設法治政府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和主要任務,堅定不移把法治建設加快向前推進。全力推動法治建設各項工作落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為法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在黨組統一領導下,計劃和實施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任務,及時向黨組報告法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落實對《關于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是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方案》要求,開展全民普法日、網絡安全宣傳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
(二)規范依法行政,推進廉潔建設
1.提升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民法典》《中國共產黨章程》以及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等法律法規規章,并將憲法學習宣傳滲透到日常工作中,弘揚憲法精神,強化廣大干部群眾法治意識,推動憲法深入人心,自覺養成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觀念。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全面進行憲法學習,提高法律水平、豐富法律知識、增強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政務服務法治化水平。聘請專業律師作為我局法律顧問,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供服務保障。
2.改進工作作風,強化廉政建設。舉辦為期4個月的沅江市政務系統政務禮儀培訓班,全面提升全市政務系統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窗口形象,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通過理論學習、廉政警示教育等方式筑牢大廳工作人員崇廉尚廉思想根基,營造清廉氛圍,增強清廉意識。建設廉政文化墻、開設廉潔教育宣傳專欄、簽訂廉潔服務承諾書,印發規范服務行為工作手冊,設置共產黨員示范崗。堅持“一天四考勤、一天四巡查、一周一早會、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講評”,通過“釘釘打卡”、“日常巡查”、“視頻抽查”等方式,加強人員管理,改進作風。堅持日常巡查、考核評價、問題線索移送等運行管理工作機制,完善政務服務大廳人員管理、行為規范、事項管理、作風建設等15項管理制度,形成全過程監管、全方位考評的“清廉大廳”建設長效機制。促進全員學法、用法、守法,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嚴格依法行政、依法審批。
(三)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強化組織保障和能力建設
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規定要求,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相關規定,充分發揮局黨組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法治建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與全局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
(四)加強普法宣傳,提升法治思維與能力
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原則,切實履行普法宣傳義務。發揮領導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建立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推進本單位干職工學法用法。落實普法責任制,推進普法工作實效,組織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傳月、網絡安全宣傳周等法治宣傳活動。積極參與法治宣傳教育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工程、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法治宣傳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動“八五”普法規劃各項工作的落實。充分利用每月1次的“主題黨日”等形式,組織干職工學習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各級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環境。通過“學習強國”“如法網”等平臺加強干職工自我學習、通過業務講堂集中學習、利用法律顧問重點學習,邀請法律顧問圍繞民法典、行政許可、并聯審批等重點領域,舉辦專題知識講座,提高干部職工法律專業水平。
(五)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法治政府建設質效
1.推進政務營商環境提優行動。一是推動行政效能綜合監督機制創新。印發《沅江市行政效能電子監察及政務服務“好差評”考評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強“紅黃牌”和“好差評”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紅黃牌”與“差評”辦件信息匹配與溯源機制、典型“紅牌”和“差評”個案追查及跟蹤整改機制等工作制度,厘清部門責任,構建市鎮村三級閉環監管體系,進一步提升監管的規范化、精細化水平,杜絕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切實提升審批服務質效。二是推行告知承諾制辦理工作。梳理實行告知承諾制辦理的涉企經營許可和證明事項59項;依托省一體化平臺事項管理系統,填報完善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明確告知承諾辦理流程、承諾書文本,向社會公開發布;組織各部門依托省一體化平臺,對告知承諾制辦理的事項進行統一受理額全流程審批流轉,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推行告知承諾制辦理,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審批和監管效能。
2.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抓實干。一是扎實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全生命周期事項落地。通過梳理整合事項、科學設置窗口、做強后臺支撐、優化審批流程,落實好“一門、一網、一次”的改革要求,抓好省定3批285個“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的落地工作,今年以來累計辦件103722件。二是開展“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深化行動。揭榜2項“放管服”改革省級“揭榜競優”任務,印發實施《沅江市加快推進“接榜競優”工作方案》,其中揭榜的“申請公租房一件事一次辦”,在沅江召開了益陽現場會,在全市率先啟動聯辦系統,群眾在所在社區或街道提交住房困難報告、收入證明2項材料后,13個職能部門線上并聯審批,實現資格申請、收入核對、配租管理、年度復核全流程線上閉環管理,做到“一窗受理、一窗辦結、全程網辦”。三是進一步提升“跨省通辦”服務效能。根據省業務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對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的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等基本要素和受理條件、服務對象、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結時限、辦理結果等實現“五級N同”。進一步細化“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兩地聯辦”工作機制,持續深化與廣東、山東2省16個地區“跨省通辦”合作交流,實現可在異地辦理沅江事項配置99項,并針對可在沅江辦理的異地事項2976項(主要涉及廣東省)。
3.推進“湘易辦”超級移動端建設升級。一是起草《沅江市2023年“湘易辦”超級移動端建設升級工作推進方案》,細化分工、明確任務,完成“湘易辦”上線服務事項220項,其中“一網通辦”事項達到220項,集成可應用電子證照種類超過26類,用戶數突破15.33萬。二是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舉行第一批11單位數據目錄資源梳理工作培訓會,11個單位完成梳理目錄梳理工作;在住房一件事中,瓊湖街道本級及所轄社區,并聯審批部門如公安、住建、人社等9個部門實現電子印章應用,實現村、街道、縣級三級電子印章應用。三是深入推進“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依托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成了全市統一框架、統一功能的無證明城市體系,推動第一、二批證明材料免提交試行清單落地,實現無房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等7個證明的線上開具,涵蓋衛健、市監等19個領域140個高頻事項支持減證辦理,變“群眾跑”為“數據跑”,證明材料從紙質資料升級為電子資料,企業群眾辦事輕裝上陣。四是放權賦能精準化精細化行動。開展放權賦權落地實施情況專題調研,到園區進行放權賦權落地實施情況專題調研,對2020年至2022年下放的172項縣級經濟管理權限運行情況、湖南省助推“五好園區”建設二十條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協助園區發現短板不足,制定調研報告。
二、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雖然2023年度本單位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放管服”改革重點領域成效不明顯,“三集中三到位”、“綜合窗”、“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運行機制不健全,存在“名進實不進”、“體外循壞”、“聯辦事項”無辦件等問題;園區鄉鎮賦權事項還未完全落地,事中事后監管有缺位現象。
三、2023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2023年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調整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為副組長的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工作推進及任務落實情況,做到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解決、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嚴格落實依法行政、依法監督,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把法治建設貫穿到本單位各項工作的方方面面。
六、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大力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著力改善營商環境,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目標,用法治思維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干職工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規范干職工行為。
二是聚焦“清廉大廳 ”“湘易辦”超級移動端建設、“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等重點任務,深入研究、細化舉措、明確節點、掛圖作戰,充分發揮工作專班的職能職責,加強協調調度,嚴格落實“周調度、旬通報、月講評”工作機制,及由點及面推動工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