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湖街道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益陽市委、沅江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回顧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工作,動員街道上下充分發揮瓊湖精神、以更大決心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尖兵。
一、2020年工作回顧
2020年,街道工委、辦事處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著力將中央“三新一高”和省委“三高四新”戰略著力融入到瓊湖“二次創業”中,全面貫徹落實沅江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穩得住、完得成任務、高質量發展”要求,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實現新進步。
(一)經濟建設穩健回升
經濟運行起暖回升。努力克服疫情影響,超額完成稅收任務,為街道財政創收370余萬元。招商引資方面,市域外資金形成固定資產投資7.8億,占全市年度任務的130%,獲評一等獎;完成了7個村(社)商務平臺建設和3個社區的電商平臺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創歷史新高。2020年,街道創新工作思路,以“黨建+征拆” 模式,完成包括“小龍蝦”在內的18個項目凈地出讓,范圍涉及轄內11個村(社區)35個組,其中30個組進行了整組拆遷安置,在沅江征拆史上創造了完成任務最大、資金最多、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歷史記錄;啟動了太白社區賈家汊、汲水崗安置區建設,共安置419間門面宅基地;全力推動歷史安置問題加快解決;投資800余萬元的小河咀中心公園順利建成和畫家村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有力促推了鄉村振興建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交通建設方面,完成小河咀、保民等村(社)通村公路建設共7.49公里,完成“白改黑”保民1.6公里、小河咀1.3公里。農業生產基本平穩。去年全辦糧食種植面積2.18萬畝,平均畝產265kg,受疫情、氣候、雨情汛情等影響,較去年有所下降;改良稻田土壤4000畝;完成柑橘品改2200畝;培育了以萬青生態農業園為主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和以保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的優質水稻示范園,現代農業示范園初具規模。
(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黨風政風進一步好轉。常態化學習深入人心。中心組學習、夜學制度、“三會一課”等學習機制堅持常態化,“學習強國”參學率不斷提升,意識形態工作不斷牢固。織密織牢組織架構。2020年底,在街道黨工委的強力推進下,30個村社“兩委”換屆工作圓滿成功,多次接受省、益陽、市組織部門和紀檢部門檢查,實現零失誤;完成了百樂、加禾、青年壩、雙鳳、義和、湘北6個社區的平臺建設;新建小區黨支部32個、網格黨組織214個;培訓入黨積極分子85名,發展黨員48人;推動“一門式”服務全覆蓋,30個村(社區)建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招聘便民服務員48名;完成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作風建設持續好轉。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切實維護黨紀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配合市紀委查辦案件6件,上級交辦案件及自收件7件;大力開展機關、村(社)干部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及扶貧領域等日常監督工作,紀律處分9人;積極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動,組織街道機關、轄區村社干部赴益陽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提升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
(三)社會大局總體平穩
過去一年,面對重大挑戰重大沖擊,主要是打好打贏了三大戰役。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超前謀劃、迅速應戰,凝聚聯防聯控強大合力,組建臨時黨支部91個,構筑全方位疫情防控監督體系,摸排高風險地區來沅人數逾2000人,集中隔離管理近600人,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切實保障了轄內企業及重點項目的復工復產,獲省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打贏了防汛抗災保衛戰。面對持續反復的雨情汛情,街道上下盡銳出戰,反復三次上堤防汛,共計防汛48天,27.248公里防洪大堤安全無虞,蓮花島等地受災群眾有效轉移,再一次確保了平穩度汛。打好了禁捕退捕持久戰。在時間緊、任務繁重的情況下,我們頂住了壓力,扛住了爭議,一系列工作成效顯著,精準識別漁民身份,累計識別持證專業漁民465戶、無證專業漁民99戶、持證兼業漁民410戶;扎實推進漁船評估拆解,累計完成2892艘船舶評估;拆解鋼制船101艘、躉船81艘,農用船舶365艘;地籠網收繳約555噸;有序落實漁民轉產就業幫扶及“一幫一”工作;作為全省唯一一個有洲島搬遷任務的單位,蓮花、澎湖、管竹山3個洲島村歷史性搬遷持續推進,截至目前,三村總計438棟房屋,累計拆除386棟,簽訂拆房協議27份,收官在即,受到了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在內的中央、省、市各級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和廣泛好評。
(四)“三大攻堅戰”卓有成效
債務風險防控到位。配合村(社)“兩委”班子換屆及巡視巡察工作,全面審計各村(社)財務情況,進一步優化、規范報賬流程,扎實做好預算管理、財政資金監管等工作,嚴格收支兩條線,嚴禁舉債建設,債務風險綠色可控。脫貧攻堅完美收官。年初剩余32戶68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新實施2個產業扶貧項目,全年產業扶貧項目為貧困人口創收44.9萬元,人均增收333.7元。成立瓊湖街道“穩崗就業”工作專班,累計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423人。實施并完成扶貧資金項目15個。完成“四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18戶。2處(百樂社區、榨南湖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新增配套建設投資350萬元。做好扶貧貼息貸款風險防控,始終保持逾期和不良貸款零發生率。扶貧領域反饋問題動態清零。污染防治快步推進。全力配合“創文”工作,全面整治占道經營、亂擺亂賣、跨門檻經營等違章亂象,深入推進城區“三治”工作,落實轄區臨街商鋪“門前三包”責任制,摸底登記空坪隙地99處,總面積約91畝,投入建設資金260萬元,有效整治空坪隙地,切實改善背街小巷環境面貌,及時清理綠化帶、城鄉結合部等處暴露垃圾,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維護,有效改善市容市貌;全面巡查、督查,嚴格處罰焚燒秸稈垃圾行為、督促消除焚燒隱患,全年發現并及時撲滅12處火點。
(五)應急管理防控到位
安全形勢穩定向好。緊扣“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的主旨,廣泛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消防安全應急演練、中小學生防溺水等宣傳教育活動;不折不扣抓好了馬路市場專項整治、幼兒園安全及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全面加強了轄內工礦企業安全生產檢查;認真開展了轄區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及“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集中執法行動4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41家次,整改安全隱患33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熱度不減。累計摸排各類案件線索52條,打擊處理涉黑涉惡刑事、行政案件180起。高效辦理信訪案件,累計辦理網上信訪件67起,接待單位來訪156批次。矛盾糾紛調處力度不移。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70余件次,成功率達90%以上,切實做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全年累計接受社區矯正人員54名,累計解除矯正41人。持續推進禁毒工作,目前轄區在冊吸毒人員973人,執行社區戒毒(康復)人員102人次,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實現100%管控到位,超額完成禁毒打擊任務。
(六)民生福祉持續提升
穩崗就業持續發力。實現新增城鎮就業4387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8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64人,舉辦各類就業創業培訓12期共計1400人次,組織漁民、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4期,切實擴大穩崗就業渠道和范圍。城建國土不斷深化。完成轄內4485戶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累計摸排農村亂占耕地圖斑736處并同步完成現場核對及信息錄入,發現并制止7起村民違法占地建房,整治拆除農村空心房13處,完成3個項目設施農用地審批備案,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806戶,共計資金126.42萬元。民生事業多點開花。完成了對城鄉低保重新核定,清退低保人員1260人,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人員救助、臨時救助、殘疾人“兩補”等的發放,加強對瓊湖敬老院院務管理;完成對孤兒及事實孤兒的資格審查及系統錄入;推進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光榮牌發放、優撫維穩等工作;圓滿完成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等統計工作;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工作,貫徹落實“零點行動”要求,成立各村(社區)紅白理事會,新建農村公益性公墓1處;加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繳力度,全面啟動被征地農民養老貸;完成“兩癌”篩查5000余人,孕前優生檢查409人,產前篩查1019人次,切實做好孕情和流動人口服務工作;新增家庭特扶對象41人,發放綠色就醫通道卡315份,落實計生特殊家庭重病大病住院護理補貼35人次7萬余元;廣泛開展“送書下鄉”、“送戲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主辦或協辦象棋大賽、廣場舞大賽、群眾文藝匯演、全面健康跑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切實提高轄區群眾幸福感;全面落實惠農補貼發放;完成綠化任務2315畝,采伐面積2529畝,有序推進小河咀村、保民村、九只樹村等6個村(社區)生態廊道建設,清理退出歐美黑楊2529畝,跡地萌芽22133畝;認真做好畜禽養殖工作;24名青年應征入伍;扎實開展民族宗教、黨外人才隊伍建設、港澳臺僑等統戰工作。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瓊湖街道有史以來面對任務最重、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的一年。街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的汛情以及禁捕退捕、項目征拆、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等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街道全員共克時艱,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以敢于擔當、勇往直前、不舍晝夜的瓊湖精神和瓊湖速度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街道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一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部分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責任擔當等方面與“二次創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敢于斗爭的精神還不夠強烈。二是信訪問題依然突出,征地拆遷安置、禁捕退捕等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屢見不鮮,漁民、退役軍人、征拆戶等上訪人員層出不窮,維穩壓力依然巨大。三是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節奏快,逐人逐事逐項攻堅銷號有難度、有壓力也有挑戰。四是新舊城區、城鄉矛盾交織,各區域發展之間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趨凸顯,群眾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街道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善提高。
二、精準把握上級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沅江“三年三步走”走上新高度的關鍵之年,瓊湖街道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尖兵,務必要深刻領會各級黨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履行好應盡職責,把各項任務落細落實。
做好2021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益陽市委、沅江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二次創業”, 發揚瓊湖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動瓊湖高質量發展。
街道的主要任務是:以鄉村振興為重點,打造東部現代農業示范區保民村、中部崛起重點區九只樹村、西部旅游打卡區小河咀村,以點擴面,全面推動瓊湖鄉村振興;以城市創建為重點,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強化城市運營管理;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征拆安步伐、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以綠色發展為重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禁捕退捕成果;以人民幸福感為重點,堅持就業優先、強化社會保障,持續推進健康瓊湖建設;以風險防控為重點,著力防控政府債務風險、社會穩定風險、安全生產風險。全力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街道將進一步發揚瓊湖精神,對標對表,狠抓落實!
三、2021年重點工作
(一)堅持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認真落實“三個確保”總要求,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貧困監測幫扶工作,防止出現脫貧戶返貧和產生新的致貧戶;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認真做好貧困人口穩崗就業工作。
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持續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抓好美麗庭院“六個一”建設,推進農村垃圾就地分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溝渠塘壩清淤;持續深化小河咀村環湖公園提質改造,啟動畫家村建設;打造東部現代農業示范區保民村、中部崛起重點區九只樹村、西部旅游打卡區小河咀村,以點擴面,全面推動瓊湖鄉村振興。
支持農業產業發展。結合“二次創業”總要求,要培育壯大以以萬青生態農業園為主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和精品農旅產業區;加快高檔優質稻、稻蝦綜合種養、柑桔品改等產業發展步伐;推進新建社區蘆菌培育,榨南湖水產養殖等等。
穩固糧食生產。切實抓好早稻生產,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抓好集中育苗、機插機拋和代耕代種等工作,確保早稻種植面積達6500畝,集中育苗4000畝;抓好各項惠農政策落實,調動農民和種糧大戶的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收益;繼續做好以保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的優質水稻示范園創建和培育;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格治理拋荒,絕不允許出現集中連片拋荒5畝以上的情況。
培育鄉風文明。加快推進殯葬改革,嚴格落實“零點行動”要求;大力倡導婚喪文明新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深挖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發掘鄉村傳統優秀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內在價值,發揮其在聚民心、教民行、化民風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
(二)加快環境治理,落實“生態名市”戰略
鞏固禁捕退捕成果。圍繞“禁得住、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和“四清四無”目標任務,常態化推進禁捕退捕,努力維護漁民群體穩定,有效落實退捕漁民“一幫一”幫扶工作和就業幫扶措施“二十條”,推進漁民安置轉產轉業,高質量推進漁民新村建設。
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加強秸稈露天禁燒監管,持續鞏固城區煙花禁放成果,有序推進全域禁放;以河長、湖長制為總抓手,高度關注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和城區水環境治理;強力推進減磷控磷,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化肥農藥使用量下降4%目標。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小河咀、保民、新建等村(社區)生態廊道體系建設;做好歐美黑楊及跡地萌芽的清理退出;全力配合申報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面整治城區菜地,強力控違拆違,有序推進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按照“生態名市”部署安排,發揮街道、社區的主動性、積極性,促推生態示范區(縣)建設。
(三)堅持項目攻堅,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項目征拆歷來是我街道作為城關街道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保障沅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推進沅江“二次創業”走上新高度,要有瓊湖擔當更要有瓊湖成績。本年度,我們要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的瓊湖精神和雷厲風行的瓊湖速度,全力推動萬達廣場、應急救援中心、浩江湖運動小鎮、電商物流園、紅木家具、紅星美凱龍、瓊湖糧庫及周邊棚戶區改造等項目;統籌推進上瓊湖、楊泗橋運河、團山、楊泗兩橋建設及下瓊湖北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持續推進丁家壩、青年壩安置區和漁民新村安置工程;同時做好獅山西路與浩江湖路接通、浩江湖路與青年西路接通等路網建設。
(四)堅持風險防控,確保社會大局整體穩定
強化應急管理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集中整治三年行動,認真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的安全隱患排查;切實做好防汛工作,進一步完善防汛救災應急預案,確保在災情發生時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深入推進平安瓊湖建設。以平安瓊湖建設為抓手,鞏固拓展掃黑除惡成果,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全力配合化解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決不拖沅江摘帽全省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一類風險縣的后腿;強化過“緊日子”思想,推動國有資產管理規范化,嚴格債務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加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總體建設。落實完善綜合行政執法制度,增強執法人員力量,配備完善綜合行政執法硬件設施,強化街道執法人員紀律與業務培訓;按上級要求規范綜合行政執法案卷及相應執法文書,做好檔案資料管理;同時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
(五)堅持改善民生,持續增進群眾福祉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就業優先,加強就業指導、幫扶和培訓,突出做好退捕漁民、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全面落實城鄉低保和重點人群的救助保障;強化社保、醫保的收繳力度;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全力配合文化特色市建設;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重點圍繞“一件事一次辦”,充分發揮“一門式”政務服務平臺作用;持續推進“三型兩網”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有序推進農村空心房整治,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規范村民建房行為;進一步做好獎勵扶助和計生特殊家庭的服務工作;繼續主辦或承辦群眾性休閑娛樂活動,切實提高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六)持續改進作風,展現更有擔當的瓊湖精神
忠誠履職。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落實沅江“二次創業”發展主題要求,充分發揮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在街道上下形成靠能力干事、靠實干立身的良好風氣。
敢于斗爭。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斗爭是多方面的,實際工作中也暴露了不少缺乏斗爭精神的現象,切實增強斗爭本領,保持斗爭精神是我們各項工作落細落實的基石,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斗爭精神的重要性,毫不動搖地以堅持“三個必須”(必須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必須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必須轉變作風和民風)為方法途徑,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切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清正廉潔。嚴明政治紀律,筑牢思想防線,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廉潔從政規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從嚴控制“三公”經費,以巡察整改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層層傳導壓力,立足長遠長效,鞏固提高整改成果,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抓好監督責任落實,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關鍵環節的監督核查力度,切實防范廉政風險。
萬丈高樓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齊。街道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三牛精神”,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