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嘴鎮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
優良的發展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切實轉變作風,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鎮黨委、政府決定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以優化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法制環境為重點,通過有力、有序、有效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進一步攪動干部思想,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把全鎮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營造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
二、組織領導
以優化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法制環境為重點,通過有力、有序、有效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經鎮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南嘴鎮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由劉洪組長,胡建偉副組長,梁超、文愛華、周雨佳、李文杰、徐智仁、張楚文、曹鑫等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鎮經發辦,由梁超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
三、優化重點
(一)解放思想,提高執行力方面。主要看工作中是否存在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思想,缺少敢想敢干的勇氣和破解難題的辦法;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是否全面落實到位,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貫徹執行上級或集體決策部署消極抵制、拖延執行、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等現象;是否存在注重數字搞水分,說假話、匯假報,“唱功”好“做功”差,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等“假、浮、庸”問題;是否存在對職責范圍內管理的事項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在處置中隱瞞真相或漠不關心、處置不當的現象。
(二)辦事公開,便民高效方面。主要看向社會做出的服務承諾是否全面落實到位。干部隊伍中是否存在玩心太重,不在工作狀態現象;工作人員是否存在工作作風拖沓、散漫,工作效率低下的現象;有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現象;是否存在憑關系親疏辦事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現象;是否推行和完善了各項辦事公開制度,工作操作流程是否便民、高效、及時、公開;行政審批事項是否存在該精簡未精簡、該下放未下放現象;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辦證、收費事項是否按規定進入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進入鎮便民服務中心、各村便民服務站事項是否既能受理又能辦理,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服務;是否存在“只掛號、不看病”,搞“兩頭辦公”、“體外循環”現象。
(三)公正執法,行為規范方面。主要看是否堅持依法辦事,按法定的程序辦理,具體行為是否做到主體合法、依據正確、證據確鑿、處理適當、手續完備,執法、服務行為是否規范,執法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是否存在“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問題和現象;是否存在亂檢查行為,“企業寧靜工作日”制度、企業檢查登記審查制度、同城一家檢查和檢查信息共享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利用檢查權限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的行為;是否存在濫用職權、執法擾民、利用行業壟斷性質損害服務對象利益等“亂作為”現象。
(四)依法收費,收罰得當方面。主要看收費項目、標準是否符合規定,有無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是否濫用自由裁量權;實施收費、罰款是否存在不使用法定部門制發的專用票據或者多收(罰)少開,出具虛假或過期票據的行為;是否存在利用職權和行業特權強行服務收費、搭車收費行為;是否存在亂辦班,要求企業交納高額培訓費用問題。
(五)親商安商,兌現承諾方面。主要看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政策,維護企業、群眾合法利益;是否存在招商引資漫無邊際亂承諾,企業落地后不兌現承諾搞“關門打狗”現象;企業周邊環境是否存在強買強賣、強裝強卸、阻攔施工、敲詐勒索、哄搶企業財物和破壞企業水電設施等現象和違法犯罪行為;是否認真落實企業周邊環境屬地管理責任制,對本區域內發生的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工農矛盾、征拆糾紛是否迅速、公正、妥善處置;是否存在行政“不作為”現象。
四、工作目標和任務
全面查找干部作風、行政效能、發展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查找問題為抓手、以查處典型案件為突破口、以嚴格工作紀律為保障、以有效整改為目的,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到的明顯成效,進一步凝聚全市上下齊抓發展環境的共識,實現“四個明顯、四個杜絕”即: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明顯增強,杜絕拖延、刁難企業辦事的現象;執法行為明顯規范,杜絕執法不公、執法不嚴和野蠻執法等不良行為;企業生存環境和全民創業環境明顯改善,杜絕法定稅費以外的不合理負擔;社會誠信程度明顯提高,杜絕不守信用、坑害投資者利益的現象。
(一)優化涉企政策環境。
全鎮上下務必堅決維護市委、市政府權威,保持政令統一,步調一致。各單位要用足用活上級政策,落實和兌現我市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在涉及部門利益、維護投資者利益上舍得讓利,打破常規,創造性開展工作。
1、強化行政服務制度建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規范行政行為。
2、深化行政服務流程再造。根據文件精神認真清理審批項目,規范審批程序,該取消的項目一定要取消,應保留的項目要實施流程再造,減少環節,提高效率,解決重點項目落戶過程中審批環節多、時間長、影響進度的問題。
3、推進行政權力透明運行。加大政務公開力度,不斷創新公開形式,拓寬公開渠道,充實公開內容,規范公開程序,進一步推行辦事公開。加強公開平臺建設,政府各部門實施政務公開欄制度,同時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政務信息,讓社會公眾知情和參與。
4、提高社會誠信度,基本杜絕不守信用、坑害投資者利益的現象。要認真落實鼓勵外商投資和全民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一視同仁對待本土企業,做到辦事認真,說話算數,服務到位,使所有的企業都能留得住、發展好,嚴防出現“本地的企業留不住,外地的企業進不來”的危險局面。
(二)優化涉企服務環境。
打造“親民、親企、親商”的政府形象,把優質高效的服務貫穿于項目洽談和企業發展全過程,努力實現行政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接觸”、服務時限“零懈怠”、企業繳費“零模糊”、企業問題“零滯留”、企業發展“零干擾”、企業周邊“零案件”。
1、發揮公眾評價監督作用。實施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和監測點監督相結合的辦法,開展監督活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或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的,廣泛征求企業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對政府職能部門(含股室及關鍵崗位)的意見,同時結合社會輿論和監測點的監測結果,每個月對職能部門的行政行為進行排名,并在全市進行通報。
2、建立和完善企業投訴渠道。暢通信息反饋和舉報投訴渠道,設立優化環境投訴熱線(0737-2286113),強化對行政部門的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完善信訪接待程序和制度,建立健全企業投訴、受理、查處、反饋工作機制;實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卡制度。選擇與政府及相關部門聯系較多、關心地方經濟發展的企業作為聯系點,保持暢通的信息溝通反饋渠道,形成工作監控和信息反饋網絡,及時發現和解決損害企業利益的問題。
4、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圍繞鎮黨委、政府關于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的要求,強化輿論宣傳,營造“人人關心環境、人人維護環境”、“優化環境從我做起”的輿論氛圍。擴大對外影響,大力宣傳我鎮優良的投資經營環境和比較優勢,不斷擴大對外影響力,提高我鎮的知名度。
(三)優化法制環境。
1、規范執法執罰行為。建立以規范行政收費和行政執法為主要內容的約束機制,重點解決利用行政權力搞服務性創收,重收費、輕執法、變執法為創收的問題;亂罰款、亂扣押、以罰代管等隨意性執法問題;執法違法、甚至徇私枉法等問題,維護法制環境的公正性。
2、凈化企業外部環境。開展企業外部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強買強賣、強裝強卸、強攬工程、阻攔施工、敲詐勒索、哄搶企業財物和破壞企業水電設施等擾亂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整治重點工程領域的社會治安環境,及時協調企業和所在地之間的矛盾糾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整治治安環境,保持社會治安秩序的持續穩定。
3、提高法律服務水平。堅持把工作標準定位在企業和投資者滿意程度上,把嚴格執法與創造性開展工作結合起來,在企業建立法律服務聯系點,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要依法嚴厲查處詐騙、偷稅、制售假劣產品、破壞經濟秩序等犯罪案件,公正調處和審理經濟、民事、行政案件,創建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保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投資者的人身安全。
4、加強法治環境建設。整合各方力量,強化調處手段,落實化解責任,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防止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推進“平安南嘴”建設,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全面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為投資商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保護投資商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工作要求
(一)層層落實責任。各行政村、各單位要按照“學先進、轉作風、強服務、促發展”的要求,由“一把手”負總責,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責任落實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工作有顯著成效。
(二)堅持統籌兼顧。各行政村、各單位要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本職中心工作貫穿始終;必須堅持邊學習、邊查擺。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活動與工作兩不誤、雙促進。
(三)強化輿論宣傳。各行政村、各單位要大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的重要意義和任務要求;大力宣傳各級各類企業特別是重點骨干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為新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努力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納稅人”的輿論氛圍;同時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于影響和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堅決在媒體曝光。
南嘴鎮經濟發展辦公室
202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