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黃茅洲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季戰役暨“水葫蘆殲滅戰”攻堅月實施方案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2-1680800 發布機構:沅江市黃茅洲鎮 發文日期:2022-11-10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人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民群眾健康,事關美麗中國建設。按照國務院、省、益陽市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沅江市《2022年沅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季戰役暨“水葫蘆殲滅戰”攻堅月實施方案》具體舉措,重點突出解決洞庭清波辦、河長辦交辦問題整改為目的,改善河湖溝渠水系暢通,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等頑瘴痼疾。鎮黨委、政府決定在全鎮開展一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季戰役暨“水葫蘆殲滅戰”攻堅月專項行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然和諧共生,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防治外來物種侵害,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巷道治理、水葫蘆清理廢棄物集中處理、問題廁所整改、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堅持集中整治與持續推進有機結合,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建立村莊環境維護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級統籌、鎮級負責。堅持在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下,鎮黨委政府成立由鎮長曹卓任組長,副鎮長汪華敬為常務副組長,其他班子為副組長,經發辦、黨政辦、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和各村(社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專班,做好秋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水葫蘆殲滅戰部署動員、督促指導、檢查驗收等工作。鼓勵群團組織、社會力量等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堅持村為單位、農民主體。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以村為單位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做好宣傳發動、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等工作,組織動員農民群眾自覺行動,主動投身專項行動,保持村莊內溝渠、塘壩等水面清潔干凈。

      堅持教育引導、移風易俗。堅持環境整改與轉變觀念相結合,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引導農民群眾轉變觀念,改變傳統不良生活習慣,培養農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三、目標任務

      針對當前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的突出問題,廣泛宣傳,按照《2022年沅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從面上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掀起全民關心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民群眾自覺行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熱潮,重點做好村莊內“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工作,積極推進“省級衛生城鎮”創建,力爭達標

      “三清理”

      1.清理廢棄雜物及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莊農戶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以及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等,解決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污染問題。

      2.清理河塘溝渠。本次溝渠清理的重點任務是水葫蘆及水面漂浮物的打撈清理,據測算全鎮大型溝渠13104.1千米、中型1545.51千米、小型50140.119千米、微型1439.45千米,按屬地管理原則各社區)認真組織實施,共同打好一場“水葫蘆殲滅戰”,同時有條件的地方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3.清理禽養殖污及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隨意丟棄的病死畜食尸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膜、廢棄拋秧盤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嚴格按照規定處置,積極推進資源化利用。規范村莊畜禽散養行為,減少養殖糞污影響村莊環境。

      “三整治”

      1.整治亂搭亂建。大力整治村內各類違法建筑物,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違章搭建。整治村內生產資料、柴草、農機具隨意堆放現象,保持物品堆放整潔有序。

      2.整治亂貼亂畫。以村道兩旁、背街小巷等為重點,整治墻面上張貼、噴涂的各種非法小廣告、牛皮癬、廢棄宣傳標語等,進一步規范村內廣告牌設置。

      3.整治亂接亂拉。按照因地制宜、規范美觀、安全有的要求,對村內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等桿線“空中多蜘蛛網現象進行整治,重點治理亂接亂牽、亂拉亂掛、線桿傾斜、廢棄桿線等影響安全和村容村貌的現象,推進村莊村桿線有序化。

      (三“四提升”

      1.提升垃圾分類水平。提升農戶生活垃圾前端源頭分類意識,推進中端運輸分格分箱,提升末端處理能力和技術,使全運維管護體系,擴大垃圾分類智能化、智慧化覆蓋面,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及村兩委班子成員、農村黨員、村民代表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達到90%以上。

      2.提升廁所服務水平。徹底剿滅農村旱廁、露天糞坑和簡易棚廁,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農村衛生廁所運維管護機制,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服務管理水平。

      3.提升庭院美化水平。做好庭院環境衛生“門前三包”,按照“潔、齊、綠、美、景、韻”六美標準,開展農戶庭院“六個一”創建,打造一批風格協調,富有地方特色、區域特點的精致農家小院。

      4.提升環境與健康意識。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形成村莊自己管護、環境自己愛護、實施自己監護的自我管理機制。各社區)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要按照有關規定就近妥善處置清理收集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相關單位做好農業生產廢棄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的處置工作,禁止隨意焚燒、堆放垃圾和隨意處理淤泥等,不得隨意填埋河溝池塘等水域,防止出現次生問題和二次污染。各社區)在完成“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打造一條以上樣板渠和一個以上樣板組,以問題為導向,明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具體整治標,展內容更為豐富的整治活動,達到環境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等標準。

      四、工作步驟

      專項行動時間為2022年10月30日至2022年11月30日。

      一)部署動員階段2022年10月30日至10月31。

      召開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全面發動、充分動員,將工作要求層層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確保人員、設備、任務落實到位。

      集中清理階段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18在全范圍集中打撈,清除漂浮的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及河面河岸垃圾,做到及時打撈,徹底清除。以村、社區為單位發動轄區保潔力量、群眾投工投勞,開展集中打撈工作。水葫蘆打撈后,應按照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相對集中的原則,在河道、溝渠以外尋找場地,將打撈物堆放、翻曬后,妥善處置,有條件的就近運至垃圾收集點,統一收集清運。

      考核驗收階段2022年11月18日至2022年11月28。成立由黃茅洲鎮黨政班子成員的考核組負責對各單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水葫蘆及水面漂浮物打撈情況進行考核驗收。

      五、工作保障

      強化組織保障。社區)要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季戰役暨“水葫蘆殲滅戰”攻堅月專項行動工作專班,黨總支書記要靠前指揮,分管領導親自帶隊,開展轄區內人居環境整治和水葫蘆集中整治工作。水葫蘆清理要嚴格按照轄區內就地打撈的原則,不得把水葫蘆從轄區內往轄區外推、從上游往下游推,嚴格落實“三不”工作要求(即“不得用碎草船破碎水葫蘆”、“不得以噴灑除草劑等方式清除水葫蘆”、“不得將打撈的水葫蘆隨意堆放在溝渠邊造成二次污染”,確保水葫蘆集中整治工作扎實有效。

      強化支撐保障。社區)要根據工作任務特點和具體要求,調集打撈、清理所需拖車等勞動工具,分片劃塊做好安排,同時要及時籌措資金保障工作需要,將積極爭取財政資金,5000元一個村的基準設置工作經費,同時設置10萬元獎補資金,對工作搞得好、發動群眾多、周邊影響大的村莊進行獎勵。另外對各村打造一條以上樣板渠和一個以上樣板組,按1000元一條渠道或一個組進行獎勵,全鎮共獎勵5條樣板渠和5個樣板組

      強化督查考核。鎮黨委、政府針對性開展督查考核,對履職盡責不力、集中整治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責任單位和責任河長其督查考核結果在全通報,并將結果作為年終人居環境績效考核評比重要指標依據。

      強化長效機制。專項行動結束后,鎮黨委、政府將所有溝渠和公共渠道移交各村(社區),社區)要按照“立足于防、重在治本”的要求,建立清除整治的長效機制。轄區河道、溝渠、湖泊由各村組織人員開展日常打撈,公共渠道采取輪換負責制,按一年一輪換,交替負責,形成長效機制,做到常撈常清。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機制,充分發揮民眾積極性,監督河湖水葫蘆等臟亂問題,確保水葫蘆等水生漂浮物長期有效可控。真正做到農戶庭院清潔整齊,無死角死面,水葫蘆及河湖岸線保潔扎實有效,農業生產廢棄物處置規范科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