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陽羅洲鎮全鎮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益陽市決策部署,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力做好“十個統籌”,著力推進“八大行動”,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創新突破,各項任務目標圓滿實現,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翻開新篇章。
一、2024年度工作總結
2024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目標為12.9億元(GDP),同比增長9.9.37%;其中工業實現總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10.25%;農業總產值實現7億元,同比增長10.56%。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實現10.56億元,同比增長9.6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6500元,同比增長5.6%。
一年來,發展動力在黨建引領下更加強勁。思想之基更加堅實。持續筑牢意識形態陣地,扎實推進全鎮意識形態工作向縱深發展。全鎮各支部共開展集中學習252次,分群體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學習教育,實現了全鎮1831名黨員的全覆蓋。通過陽羅大講堂、在線學習平臺、派遣外出學習等方式,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提高。戰斗堡壘更加牢固。補選村支兩委干部3人,強化后備干部培訓,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組織建設更加完善;嚴格規范發展黨員,積極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培訓,今年共有入黨積極分子18名,轉正21名,發展黨員19名。治理效能更加彰顯。積極響應上級關于破解“小馬拉大車”基層減負賦能的工作要求,出臺“五優五強”措施,各村(社區)職責更加明了,有效減輕了基層干部的負擔,各村(社區)按“3+5+1”規定掛牌,拆除門牌、制度牌300余個,村級場所更加整潔,功能清晰。
一年來,農業活力在資源整合中加速釋放。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以糧晟農業等優質糧食產業企業為中心,通過訂單農業、技術合作、品牌建設等,積極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與周邊5個鄉鎮形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確保完成7.56萬畝優質水稻訂單、利益聯結農戶1萬戶以上的整體目標。一村一品特色彰顯。實施“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家庭農場”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培育了大中村、七子浹村沅江香米種植示范基地、呂豐村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等特色示范基地。鄉村產業融合深化。推動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組織各類電商培訓30余場,促進電商創業就業50余人。通過電商產業園擴大“陽羅面”“陽羅香米”等農特產品銷路,陽羅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持續提高,有力地推動了鄉村經濟發展。村級經濟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全鎮13個村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2萬元。債務化解有序推進,2024年,鎮、村債務總額已清理710余萬元,化解比例為13%。
一年來,鎮村建設在有機更新中協同推進。一是配套建設日趨完善,機關公租房二期工程及食堂項目完成主體建設,陽羅派出所辦公樓、陽羅洲鎮中學新建教學樓、朝陽新區道路新建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陽羅法庭辦公樓新建項目已完成選址工作,陽羅洲鎮客運站項目已完成前期籌備工作正在報批,S220“四共軸線”C標段路面11.2公里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交安、綠化工程等正穩步推進。二是人居環境穩步提升,持續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啟動79個農村廁所和5個公共廁所新建;整改上級交辦農村人居環境問題19處;垃圾清運對接車處理垃圾800余車。三是生態治理成效顯著,推進治理河道占用與違建,查證疑似違建圖斑82處并銷號;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發動1200人次開展秸稈禁燒工作巡查。
一年來,群眾福祉在補齊短板中不斷改善。社會保障更為精準。全面推進全民參保擴面,2024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39804人,參保率達目標數94%。積極開展困難群眾專項救助工作,2024年,累計發放低保、特困、殘疾等各類補貼資金600余萬元;持續推進鄉村醫療互助工作,完成大病救助支付162人,支付金額64.97萬元。民生事業更有溫度。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進行提質改造,完成普豐學校教學樓及鎮中學綜合樓及配套設施建設,我鎮教學就學環境改善明顯。爭取資金8千余萬元,實施草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農業灌溉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力推進土地延包工作,完成427個自然小組土地面積摸底工作,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進一步完善。文明新風更有深度。組織開展“計生協會會員日”“沅來有樂·村村有戲”即七子浹村“村晚”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更好發揚。
一年來,安全穩定在嚴抓細管中筑牢底線。專項整治深入推進。召開安全生產季度例會4次,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12次。協同推進粉塵涉爆企業、“三類”場所、燃氣、電動車消防安全等全鏈條治理,發現安全隱患28條,當場責令整改21條,下達限期責令整改書7份。社會治理不斷鞏固。深化信訪源頭治理,規范運行鎮村兩級矛盾調處中心,以動態銷號管理推動信訪積案“清零”。由黨政主要負責人定期接待、走訪復雜信訪群眾,已接訪50余次。開展“利劍護蕾”“反電信詐騙”“遏制禁毒犯罪”等宣傳活動24次,發放宣傳資料3.6萬余份。矛盾糾紛有效化解。摸排矛盾糾紛風險隱患319件,化解矛盾311件,化解率達到97.6%;受理“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反饋工單190件,及時辦結率100%。
一年來,自身建設在持續深化中煥發新貌。聚焦服務效能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行政程序,簡化辦事流程,不斷提升政府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實現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目標,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貼近民意,回應民聲。聚焦政務信息透明。實施“陽光政務”,建立政務公開平臺,主動公開重大決策、財政預算等信息,提升政務服務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增強公眾參與度和滿意度,依法公開政務信息24條。聚焦作風建設改進。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宣傳教育6次,鎮黨委書記上廉政黨課3次,加強組織紀律作風整頓。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學習各類典型案例通報20余次,“以案促改”警醒干部嚴守紀律紅線,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經濟發展壓力大,企業規模小綜合競爭力不強,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仍需持續加力;二是風險隱患依然較多,信訪維穩、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壓力較大;三是公共服務短板較多,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等與群眾期望仍有差距,公共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升,水利設施、道路交通等需持續完善。
三、2024年工作計劃
2025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益陽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緊扣“三個一”總體要求,加快把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為沅江建設成為洞庭湖區核心城市貢獻更大力量。
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9%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5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0%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牢牢把握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持以農業生產為基礎,聚力拓展“四水農業”新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堅定不移地守護耕地這一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確保糧食生產的基石穩固,筑牢糧食安全屏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依托糧晟農業等龍頭企業,通過訂單農業、技術合作、品牌建設等方式,持續提升“陽羅香米”品牌影響力。依托呂豐村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推動全鎮水產養殖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沅江市百億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積極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在農村電商領域,擴大陽羅電商產業園建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強農產品的市場滲透力,以此激活農村經濟的新活力,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數字經濟的雙贏,進一步豐富和拓展農業發展的新維度。
二是堅持以民生優先為原則,加速推動農村煥新蝶變。鉚足干勁,全力保障民生底線。扎實做好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社會救助精準落實、退役軍人優補政策全面執行、殘疾人“兩補”按時發放等關鍵民生工作,堅定不移地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保持定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倡導健康、文明新農村生活,加快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做出特色、做出亮點。持續發力打造“普豐片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以點帶面,以“新樣板”推進新格局。確保倆儀村、東新村“和美鄉村”建設如期圓滿完成。
三是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持續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五型”政府建設,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與服務方式,全方位優化公共服務流程體系,穩步提升服務質量與層次水準,精準對接企業發展的多元訴求,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與蓬勃活力。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積極籌劃,周密認證,精心儲備鄉村建設項目,穩步推進陽羅洲運輸服務站、陽羅洲鎮至南湖村及Y713南湖村至天下洞庭公路、X005縣道沿線18km亮化工程、陽羅法庭及配套設施等建設項目,多點發力夯實民生指數,為來年的工作定基調、打基礎。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繼續密切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向陽湖漁場、鷺鷥湖漁場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草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進度,按照時間節點完成s220四共軸線項目建設。
四是堅持以社會穩定為關鍵,全力夯筑和諧發展壁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要求,抓好消防、道路交通、煙花爆竹、食品安全、自然災害等各行業領域的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實施精準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構建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扎實推進法治建設,抓牢信訪穩定工作,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大矛盾隱患排查與化解力度,夯實平安建設基礎。繼續舉辦“走萬步訪萬戶”活動,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加強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作用,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持續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做好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凈化網絡環境,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五是堅持以生態文明為引領,精心繪就綠色發展畫卷。堅持生態修復為要,重塑水鄉生態肌理。加大水利項目爭取力度,持續推進大通湖流域、塞陽運河、瓦崗湖流域及周邊水域生態修復力度,持續開展洲灘違規放牧巡查活動,確保湖清水秀、岸綠景美的水鄉風光。堅持綠色發展為重,激活生態產業引擎。大力推進生態漁業、有機稻作、特色果蔬種植等綠色農業發展,打造“陽羅”生態農產品品牌;利用水鄉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探索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線路,帶動農家樂、民宿等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堅持環境整治為基,打造宜居生態鄉鎮。強化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完善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推廣綠色防控技術與生態種植模式。扎實開展村莊整治建設、庭院整治、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等行動,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六是堅持以加強政治建設為導向,著力提升行政服務效能。立場堅定講政治。矢志不渝地將政治建設置于首位,深度研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淬煉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市委、市政府與鎮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精準落地、擲地有聲。主動作為講擔當。堅持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力營造“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濃郁氛圍,以雷霆手段整治“怕慢假庸散”的沉疴頑疾,狠抓工作任務落實,篤定“定必行、行必果、果必優”的決心,確保每項工作皆能開花結果。心存敬畏講勤廉。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樹牢“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的理念,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糾“四風”、樹新風,以政府的勤廉建設助推勤廉陽羅建設。
新的形勢任務,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履行好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