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回顧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今年以來,我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鎮黨委的正確引領下,全鎮上下凝心聚力、堅定信心,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做到了經濟穩中向好,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社會事業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持續受益。2023年獲得沅江市績效考核“一類鄉鎮”(上次獲得“一類鄉鎮”還是2015年)。今年上半年先后成功創建兩個國家級榮譽,“國家衛生鄉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一年來,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抓項目、引資金,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重點項目精準推進。我們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立足本地資源,發揮區位優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建強雙學垸新型建材產業園。繼江蘇建國集團和湖南發展集團機制砂項目建成投產后,加快推進總投資8.4億元的沅江市南大膳鎮儲能電站項目建設;二是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走實。爭取上級資金27.2萬元,完成16套保障性住房改造,解決部分老師、務工人員、困難家庭住房問題。12月底完成投資1.04億元黃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橡膠壩一處,涵閘七處,渠道襯砌13條共40.5公里)。積極推動投資1.72億元儲糧14萬噸的沅江市糧食物資儲備庫建設。樂漉線復線(4.59公里)也將于11月底啟動招投標程序,明年啟動建設并完成通車。三是全力加速新能源項目建設。總投資16.8億元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已進場施工,明年有望實施第二期建設。風力發電項目29個基座建設正在辦理用地預審。搶抓發展機遇,傾力打造集風電、光伏、儲能為一體的“新能源特色小鎮”。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實施“一企一策”服務模式,建立班子成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收集企業反饋資金、用工、用地問題共12起,并妥善解決。注重優化投資環境,堅持依法行政,維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讓企業家安心干事創業。2024年南大膳鎮共有規模工業企業8家,截至11月底規模工業總產值10.24億元,稅收1663.6萬元,工業產業融合發展,結構不斷優化。
(二)堅持穩基礎、強特色,鄉村振興闊步前行。
保持農業發展良好態勢。落實糧食生產安全主體責任,2024年完成糧食總產8906.2萬公斤,總播種面積18.66萬畝,其中萬畝示范片1個,千畝示范片1個,百畝示范片16個。集中育秧面積共2.1萬畝,其中機拋5805畝、機插12810畝、手拋2448畝,糧食生產能力和播種面積穩定增長。
農業產業現代化強力推進。立足區域資源稟賦,重點打造“四水農業”,加快發展以優質稻、無公害蔬菜、生態養殖為主的鄉鎮特色農業,培育孵化南大農業特色品牌。推廣“設施漁業+光伏發電”新模式,實現漁業提質、漁民增收。以產業扶貧項目為推手,建設省級種養基地,帶動農業產業振興。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獲得國家農業獎補資金1000萬元,極大改善我鎮農業產業基礎設施。
鄉村振興基礎夯實。抓好防止返貧監測,我鎮有脫貧人口1350戶3332人,監測對象227戶490人,其中風險已消除監測對象127戶264人,風險未消除監測對象100戶226人,聚焦以上重點人群,落實幫扶措施,防止規模性返貧。抓好易地搬遷安置,集中安置35戶100人,分散安置32戶112人。全年實施危房改造年度任務65戶,獲得上級財政資金補助80.2萬元。爭取上級銜接項目17個資金164萬元,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三)堅持抓城建、重生態,鎮容村貌日趨靚麗。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投入423萬元對鎮區污水管網進行提質改造,實現鎮區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整治道路交通隱患5處、拓寬修復農村公路12條,水毀公路2處,橋梁改造3處;完成防洪大堤33458米全線清基掃障;疏通主渠道共3.2萬米,涵閘修復17處;投資80余萬元,改造牛洲水廠主管網4000米,東浹水廠主管網1800米。
人居環境治理有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以黨建引領帶動群眾共同參與,打造人居環境示范樣板村,以點帶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環境整治模式,收集“五邊區域”,“九類問題”共340個并及時整治。全方位開展水葫蘆打撈工作,清理鎮村兩級渠道共計37.4萬米。以“治臟”、“治亂”、“治差”為重點,拆除違章建筑31處、清除“牛皮癬”400余處。每月定期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督查評比點評會議,形成長效管護機制。
生態環保有力推進。配合上級部門進行我鎮21處排污口整治,完成3001戶農村生活污水“灰水”治理;投入790萬元對牛洲村公私渠和南大漁村伴堤渠進行黑臭水體整治;堅持疏堵結合抓好秸稈禁燒,簽定《禁燒承諾書》2100份,引進秸稈回收企業,南大膳鎮秸稈回收總數超過1萬噸,大約4萬畝;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恢復220畝耕地復種;根據《湖南省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我鎮今年年底完成藕田全部退出,落實糧食種植。
(四)堅持抓管理、保安全,基層治理有力有效。
防汛應急工作成效顯著。汛前未雨綢繆,成立防汛抗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汛抗災預案,整合壯大防汛應急隊伍,提升防汛物資儲備和應急處置能力。入汛后立即組織6個防汛大隊、22個防汛中隊開展24小時巡邏值守、排查險情,實現了安全平穩度汛。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及平安創建工作。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檢查、風險隱患排查,共排查治理各類隱患147處,其中交通安全隱患63處,建筑領域安全隱患4處,消防安全隱患52處,生產安全隱患28處,均整改到位。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實現了鎮域路面全監控。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月、大學生送法下鄉等普法活動,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56次,提高法律意識。
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依法依規處理信訪問題,確保信訪事項辦理程序規范、合法。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堅持定期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建立臺賬,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限時化解。
(五)堅持惠民生、謀福祉,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社會保障不斷健全。2024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7935人,合作醫療參保繳費57935人,參保人數擴圍增效;就業幫扶職業技能培訓2次,完成就業勞動力信息采集31924人,申報殘疾人創業扶持對象2人;落實計生扶助,新增計生獎勵扶助人員445人,新增計生特別扶助對象2人,發放計生獎勵資金49.2萬元。
民生保障落實有力。就業幫扶職業技能培訓2次,完成就業勞動力信息采集31924人,申報殘疾人創業扶持對象5人。新增低保150戶218人,消除低保對象83戶93人,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供養特困對象共892人,新增特困供養對象26人、取消特困供養對象56人;申請殘疾人困難家庭子女助學金對象25名;協助137名殘疾人辦理殘疾證,慰問困難殘疾人36人,發放慰問金8500元。;結合利劍護蕾行動,對全鎮七類兒童進行詳細的摸底造冊,定期入戶走訪特殊兒童落實幫助措施。
(六)堅持強組織、抓引領,鐵肩擔當建強隊伍。
狠抓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以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與腐敗問題整治為重點,在全鎮開展自查自糾,確保黨員干部明規矩、守紀律,促進思想大提升、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效。今年以來鎮紀委共查處案件20起,涉及虛構項目、套取國家惠農補貼等問題,涉案人員包含3名鎮干部,13名村干部,4名普通黨員,均受到黨紀處分。
黨建引領筑牢根基。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集中培訓年輕入黨積極分子27人、預備黨員25名。通過“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提升12名基層干部學歷,促進基層干部素質提升。針對南京垸村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問題,市、鎮、村三級聯動,形成整頓方案。從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多方面入手,班子整體戰斗力顯著提升。
緊抓意識形態工作。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抓住重要和敏感時間節點,加強意識形態安全預警監測和分析研究,全力防范和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重大風險。
推動基層減負賦能。嚴格落實基層減負,收集各線未落實減負措施線索8條,均已自查整改。集中整治拆除不規范功能室掛牌和制度牌568塊;整合微信群26個,注銷臨時性、階段性任務的工作群16個,嚴防“指尖形式主義”等各類情況反彈回潮。,
各位代表,奮斗鑄就輝煌,實干贏得未來。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鎮人大有力監督和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同時更是全鎮人民上下一心、真抓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鎮政府向全鎮人民、向所有支持南大膳鎮發展建設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站在潮頭,方知浪高風急;親歷其中,才思行之艱辛。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南大膳鎮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特色農產業發展面臨瓶頸、文旅產業發展仍顯不足、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還有不少短板、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不足、部分鎮村干部工作作風、擔當意識、能力本領還不強。對此,我們將把握問題導向,采取有效措施,堅決加以解決。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鎮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錨定建設“洞庭湖區核心鎮”、“新能源特色小鎮”為發展目標,奮力前行。
(一)以產業發展為引領,釋放發展活力,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一是以新型建材產業為引領,完善豐富下游配套產業鏈,加快園區大堤路2200米提質改造,推進雙學垸新型建材產業園建設。二是實現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風力發電項目、沅江市糧食物資儲備庫、沅江市南大膳鎮儲能電站項目建成投產,為我鎮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三是進一步穩基礎、強特色,持之以恒打造現代化農業,守住雙季稻,優化糧食品種,用好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獎補資金,大力培育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進一步加強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特色優勢資源,積極推動休閑垂釣文旅項目,大力發展電商平臺,振興鄉村經濟。
(二)以耕地保護為契機,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一要切實履行耕地保護職責,規范耕地用途。二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三要落實糧食生產各項扶持政策,做好政策性補貼文章,提高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四要提高農業服務能力,引進人才組建專業化高水平農業服務隊伍,開展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能培訓班。五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健全完善“主導產業+特色種植”的多元化產業發展體系。
(三)以創建工作為抓手,加快城鎮基礎建設,著力提升人居環境。
一是在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的基礎上,強化常態化衛生管理,持續鞏固環境治理成效。二是加快南大膳鎮大寨河牛洲段生態環境整治工程建設。三是加快推進南大中心小學新教學樓建設、鎮區自來水管道改造、停車場新建、樂漉線復線以工代賑配套建設、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建設、靈官嘴村農村公益性公墓二期建設等民生項目,進一步強化城鎮規劃管理。
(四)以民生福祉為指南,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援助,穩步提高群眾收入水平。二是按照5年過渡期安排,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三是堅持對標對表,全面完成上級重點民生實事。四是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五是健全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體系,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
(五)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增強組織引領作用,強化有為政府建設。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益陽市、沅江市工作要求。二是健全責任落實和工作推進機制,充分調動鎮村干部積極性和能動性,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讓干部敢為敢干。三是依法依規推進我鎮2025年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確保換屆選舉平穩有序、風清氣正。四是以“風腐”問題整治為契機,嚴抓鎮村干部黨風廉潔教育,確保干事創業“主力軍”的戰斗力、執行力和純潔性。
各位代表,坐而言不如立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益陽市委、沅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敢想敢闖、勇于擔當、真抓實干,切實將“抓好落實真本事,解決問題硬道理”落到實處,為建設“洞庭湖區核心鎮”、“新能源特色小鎮”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