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2-04-11
      科普抗疫 | “防輸入” 時期我們應該怎么做?科普微課堂:張文宏主任給你開“小灶”
      發布時間:2020-03-27 17:10 信息來源:中國科普網 作者: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瀏覽量:



      目前,新冠肺炎境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中國,“防輸入”成為當下疫情管控的一個重點。

      “防輸入”怎么防?

      對入境人員有何建議?

      “防輸入” 時期,民眾應該怎么做?

      疫情什么時間會結束?

      ……

      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科普微課堂《大咖小灶》,針對疫情期間的一系列市民關心的科學問題,對話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快來一睹為快吧!



      “防輸入”怎么防?對入境人員有何建議?


      張文宏主任:大家都覺得好像好日子又來了,又開始回到了春暖花開、歲月靜好的時代,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非常焦慮的,我們的節奏其實一點都沒有慢下來,是什么原因?就是現在的重點實際上就是在“防輸入” 。

      “防輸入”我們不是說我們現在反對一些同胞他要回來,我們現在防的不是防同胞,我們防的是輸入性的疾病。輸入性疾病的防控的環節,我們現在一個都不能少。因為所有的輸入性病例如果一旦漏過,他一定會進社區,如果有社區的一些播散,這個問題就大了。

      所以,在所有的從國外海外回來的時候,你在海關還有到社區,確實我們會有很多環節會盯著,但是這一點一定要請從國外返回的我們的同胞,大家能夠理解,也請海外在中國工作的這些人能夠理解。在做得很嚴密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不舒服,但是你要想就像當時我們中國為了把這個病毒給控制住,全中國人民采取的方法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當時講的是什么?是“悶”。所以,大家“悶”了很久的,現在“悶”成功了。如果我們有輸入性的病例一旦感染人,它的一個擴散速度會非常快,所以我們就會前功盡棄。我們只要把“防輸入”這個工作給做好了,這場“仗”一定能打得贏,無非是時間的長短,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年底,我估計“防輸入”的工作,我們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防輸入” 時期,民眾應該怎么做?


      張文宏主任: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在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下面,我們開展自己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另外一方面,同時要抓好“防輸入”的這一個重大的防疫的工作,這個事情不是政府這一方面就可以做得到的,我認為普通老百姓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配合,這個“仗”打不好。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可以為所欲為,比如說大型的聚會,然后把所有養成的衛生的習慣全部又給放棄了,那還是有風險的。“防輸入”時期的防控,實際上就取決于民眾自己的衛生的習慣,比如說我現在乘公交、乘地鐵,我還可以戴口罩,我回來,我還可以洗手。比如,我現在跟人之間的密切的接觸,如果最近一段時間他也是來自于海外各個區域的,我們可以先暫時保持一段社交的距離。像這些我覺得在新冠肺炎第一階段疫情當中保持的良好的衛生習慣,我認為我們還是可以繼續保留的。我相信中國的人民在這一塊配合永遠是做得最好的。



      疫情何時結束,如何科學研判?


      張文宏主任:這一次疫情的一個走向,在整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跟它一模一樣的。現在我們也看到中國以外的病例數,現在已經超出了中國的數量,那么也就意味著我們這次疫情的管控的一個重點,現在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移。

      整個疫情的控制的時間,像鐘院士認為(國內疫情)是6個月內能夠結束,其實我當時也是非常同意他這個說法,但是現在時間過去了,世界上其他地方并沒有管控好,那么疫情管控的時間肯定要延長。所以到了這個時間節點以后,夏天過掉以后,我們就要再做第二次的研判,看這次疫情可以維持多長時間。那么到年底我們會再做一次研判,研判什么呢?來研判這個病毒有沒有成為一個常駐人間的病毒。就是說如果它像流感一樣從此就待在人間不走了,那這個時候這個病毒會呈現出來自己決心在人類社會長期待下去的這種態勢,這就取決于這個病毒跟人類互相斗爭的結果。

      現在如果下決斷為時稍微早了一點,但是現在隨著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專家傾向于這個病毒有可能會在人間一直待下去,但是作為一個傳染病公共衛生事業的專家,作為我自己本人,我希望我們還是通過現在非常積極的做法,各個國家現在已經做得比以前積極多了,我們還是能夠把這個病毒最終能夠控制住,不要再來,這是我們最好的愿望。

      此作品由科技部引進國外智力管理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推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