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山村地處沅江市南部,西臨胭脂湖,東接黃家湖,現有848戶3037人,黨員118名。近年來,南竹山村借助企業和電商平臺之力,發展黃金貢柚等特色產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柑橘品改示范村、電商進農村示范點,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5萬元。
因地制宜 柑橘品改產業興
幾年前的南竹山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民意見分歧多,工作開展難度大,前任支書面對困境選擇辭職離開,南竹山村被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2020年,“80后”創業青年黃建國被選任為南竹山村黨總支部書記。
黃建國認為,要想改變現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關鍵。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村“兩委”成員上門走訪,將群眾反映的問題登記造冊,一個一個研究解決。村組路燈亮化、道路提質改造、抗旱深井建設、文化舞臺與體育設施建設、示范性商務中心建設……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辦成,聚攏了村干部,也溫暖了村民的心。
村里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村“兩委”又開始琢磨產業發展。南竹山村是柑橘種植大村,但近年來由于品種老化、樹勢衰弱、柑橘滯銷,老百姓棄園現象頻頻發生。經村“兩委”反復探討、多次召開黨員大會“開門納諫”,最終決定集中流轉土地,實施柑橘品改,謀求新出路。
2021年初,南竹山村按500元/畝/年的標準,全面推進土地集中流轉工作。同時,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農戶500元/畝的一次性獎勵。農戶可以優先在品改示范園務工,待產生收益后按土地流轉面積享受分紅。歷時3個月,村里共流轉土地1000多畝,幾十年的老橘樹全部換成了黃金貢柚苗。待進入盛產期,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200萬元左右的收入,村里也將拿出利潤的8%給予土地流轉農戶保底分紅。
三方合作 盤活資源成效顯
為了將本村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和休閑農業等有機整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2021年8月,村兩委引進從事農產品生產的綠洲農業公司和從事農特產品銷售的德中福商貿集團,合股成立南竹山集團。村里以土地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等入股,控股51%,綠洲農業、德中福商貿集團各控股24.5%。根據集團約定,村委不參與公司運營,負責對財務進行監督,村集體每年分紅20%。
在三方全力合作下,南竹山集團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主要經營業務包括種養殖、農副產品加工銷售、休閑農莊出租、電商運營等,主要產品有禽蛋類、臘貨、糧油等,并積極探索網絡、微信小程序、抖音等銷售手段,助推農村電商發展。2021年,南竹山集團銷售額達750多萬元,實現利潤105萬元,村集體分紅21萬元。此外,南竹山村還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財政扶持資金50萬元入股“綠洲農業”,保底分紅每年不少于8萬元。2021年底,入股才半年,就分紅4萬元。
共通致富 村民踴躍局面新
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怎么讓老百姓也跟著富起來?南竹山村決定以“村集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致富,引導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享公司保底分紅。
目前,南竹山村建有鱖魚蓮藕套種基地530畝,黃金貢柚基地360畝,200多戶農戶積極參與,每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正在建設中的臘八豆加工作坊,年加工量可達500噸,計劃發展100家以上豆類種植加工專業戶,為臘八豆加工提供材料保障和人力支持。建設1000畝無公害豆類套種基地,預計帶來就業崗位200余個!斑^去望地就是地,看水還是水;現在地是股份,水是財富,老百姓是股東,干起活來渾身都是勁!鄙須堉緢缘拇迕衩髦境邪舜謇30畝基地的除草、施肥工作,每年可獲得500元/畝的護理費。
南竹山村轄區內有蔡杰、徐植蘭烈士墓和越戰軍人紀念館,紅色文化底蘊深厚。下階段,南竹山村將充分利用本村紅色資源,打造一個集農耕文化體驗、趣味種養、自助式農家樂、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展銷、網絡直播與電商平臺于一體的農業示范園,建設“紅色農旅”休閑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