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振興路上,文化賦能。文化振興如何點亮一座村,請看今日新沅江。紅網推出系列報道《點亮我的村》。
先鋒村樟廬溪谷文旅基地。
今年3月,不去天宮,在沅江市的先鋒村就享受了一場“蟠桃盛會”。“大概下午六點,煙霧在樟廬溪谷主場地里慢慢升起來,整個音樂節的場子就像天宮里的蟠桃盛會一樣。”先鋒村的村支書肖政藩回憶著上半年樟廬溪谷里舉辦的音樂節。
先鋒村舉辦的鄉村音樂節,不僅吸引了一批村外游客,村內的文藝隊也十分熱鬧。“村里平時給他們提供了服裝和配套的音響設備,完全都是村民自發排練舞蹈、樂器,就可以直接在音樂節上演出。”肖政藩說。
“平時他們演出的節目,都是在鎮上排練過的,相當專業。”當時舉辦的音樂節里,外面請過來的樂隊受到不少游客喜歡,村里自發創建的兩支文藝隊伍也貢獻了一波看點。
樟廬溪谷是先鋒村花大力氣打造的一處鄉村旅游民宿群,2021年開始建設,由村支部牽頭聯合鄉村文旅運營公司共同打造,累計投入1500萬元,在打造了5幢鄉村旅游民宿,集成為樟廬溪谷鄉村旅游度假區。今年上半年,樟廬溪谷鄉村民宿旅游基地就已經建成運營,3月試運營,7月正式運營,大約已經接待量五六萬的游客,累計營收20多萬元。
樟廬溪谷也解決了先鋒村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95年的先鋒村小伙李望成就在樟廬溪谷的民宿餐廳里從事廚師工作。“回鄉以前,他是在酒店上班的。在民宿里當廚師,一方面解決了民宿內專業餐飲制作的問題,同時也不耽誤他的手藝。”樟廬溪谷的運營總監肖忠明說到。像李望成一樣在樟廬溪谷民宿內上班的先鋒村村民共有8人,“平時一些大型活動,例如音樂節、青年節等等還有在村民里招聘一批臨時工。”
肖忠民表示,未來,基于樟廬溪谷這一文旅基地,呼吁村里的其他村民,展現自身的一技之長,回家創業開辦農家樂、鄉村自建房民宿等等,挖掘屬于先鋒村的文旅特色。
說到“樟廬溪谷”名字的由來,肖政藩說,“樟”就是指的香樟樹,先鋒村是全國最大的叢生全冠樟樹生產培育基地,在樟廬溪谷的民宿基地內能看到大量的叢生樟樹。據村支書肖政藩介紹,村里的苗木產業,是村里集體經濟營收一大支柱。
先鋒村里大概有2000多畝花卉苗木基地,規模以上花卉苗木生產企業10家,是全國最大的叢生全冠香樟培植基地、國內房地產企業前20強首選采購基地,年總產值超過1億元。村集體注資成立合作社1家,入股企業3家,全村在花卉苗木上的人均純收入就達到2萬多元。
“村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專門從事花卉苗木生產與經營,年總產值超億元。”肖政藩告訴記者。2016年,村里結合國內其他香樟樹的培育特點,嘗試種植叢生全冠容器香樟,由過去種植單棵樟樹變為多棵樟樹用容器種植,根相纏,冠相依。叢生全冠容器香樟一炮打響,成為“爆款產品”。
如今,先鋒村里的花卉苗木產業越來越大,培育的品種也有不少新的嘗試。“桂花、櫻花、紅葉石楠、羅漢松、紫薇……,既能裝飾村內環境,又能為村民實現經濟營收。”肖政藩說。( 來源:時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