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4-08-16
      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紀實
      發布時間:2024-01-04 08:01 信息來源:沅江市鄉村振興局 作者: 瀏覽量:

        洞庭天下水,秀美胭脂湖。走進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浩渺的湖面薄霧氤氳水冥濛,如低垂的面紗,待人掀起。據傳,當年范蠡攜西施泛舟湖中,西子臨湖妝扮,胭脂滑落湖中,頓使水中芙蓉盛開,岸邊山花爛漫。

        往事越千年,今朝更好看。近年來,胭脂湖村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文化,聚焦文化振興、產業振興,注重以文惠民、以文興業、以文塑旅,優化鄉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務,因地制宜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以源遠流長的鄉村文化,為鄉村振興賦能聚力,繪就了一幅“詩和遠方”的美好畫卷。

        文化環境不斷優化

        走進胭脂湖村農家書屋,濃濃的書香迎面撲來。書屋內書籍擺放整齊,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專心學習。據了解,農家書屋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現有藏書1000余冊,集圖書閱覽、輔導培訓等功能于一體,對前來閱讀的村民免費開放。

        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胭脂湖村立足本村實際,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度挖掘和培育先進文化載體,通過美村容、豐文化、興產業,實現農村顏值、氣質、價值“三增長”,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胭脂湖村充分發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村文化站的作用,全面推進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新建農村文化廣場,配套建設宣傳欄、體育器材等相關設施設備,改造升級現有文化場所,設立閱覽室、文體室等功能用房,并配齊配全活動設備。同時,為進一步美化村莊環境,重點加強農戶“六個一”庭院建設,規劃建設15分鐘環村公路,安裝600多盞太陽能路燈,村道旁移栽大量的景觀樹,路邊花草綠植隨著季節交替展現多種顏色。此外,該村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村口至沙灘沿線農家外墻上勾畫描繪了壁畫和書法作品,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做“活”鄉村文化、育“實”鄉風文明,胭脂湖村積極開展文明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以生態文明環保衛生公約、治家詩訓提升村民的思想境界,促進文明言行的普及。積極引導群眾自建文化團體和文化隊伍,引導群眾開展書法、舞蹈、詩詞創作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依托日益完善的文化陣地,以傳統節日為契機,積極開展鄉村春晚、送春聯、鬧元宵等活動,使鄉村文化遍地開花,實現公共文化“全民參與”“全民共享”。

        文旅融合方興未艾

        近日,胭脂湖的“粉色沙灘”上,一對新婚夫妻正在拍攝婚紗照。據了解,結合范蠡西施傳說中的愛情文化,胭脂湖村特意打造了這一片心形“粉色沙灘”。沙灘音樂啤酒節期間,“粉色沙灘”單日接待游客就達2萬人次,一度登頂社交媒體平臺景點人氣榜。去年五一,胭脂湖的“粉色沙灘”成為抖音平臺益陽市景點人氣榜第1名。

        在推動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胭脂湖村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注重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延伸旅游產業鏈,豐富文旅新體驗,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胭脂湖村除了風景秀美的胭脂湖,集山、湖、島、灘涂于一體的沙灘泳場,挺拔秀麗的紅杉林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冬日的紅杉林層林盡染美如畫,與蔚藍的天空、遼碧的湖面互相映襯,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油畫。2002年,胭脂湖街道和沅江市林業局一道,在胭脂湖旁種植了約10000株水杉,到2022年又種植了5000株。水杉筆直、粗壯的外形,加上秋冬季深紅的顏色,成為獨特的景觀。從2021年開始,這里就吸引了大批游客拍照打卡。

        胭脂湖畔的知青之家是“知青文化”的歷史記憶,由長沙知青胡子敬先生投資興建,是一所集辦公、住宿、服務、娛樂、展覽、紀念為一體的綜合性景點。茅草房、青瓦屋、知青用品陳列室,再現了當年下放湖區知青的生產、生活原貌,成為長沙知青時常來沅江聯誼的聚會場所,也是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基地。

        知青之家旁邊的蘆菇寨,由八一電影制片廠與辣妹子公司合作拍攝紅色電影《金家堤之戀》搭的布景改造而來,添置了大量仿真設施,水車茅屋、草垛籬笆、城樓、打鐵鋪、茶舍等,古色古香。胭脂湖村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新媒體等資源,對本地旅游概況、主題路線、特色美食等全方位宣傳推介,推動“文化生態+農旅融合”研學游項目落地,不斷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特色農業破圈增效

        農耕文化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胭脂湖村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走進村里食用菌基地,只見整齊有序的種植大棚內,鮮嫩的蘆菇密密匝匝,“蹭蹭”地從地里往外鉆。“這個嫩黃色的是從野生蘆葦菌馴化而來的,叫膠狀膦傘菌,營養價值高,是一種高品質的全新菌類,市場價格每公斤240元左右。”基地負責人石躍龍一邊張羅著安排人員采摘蘆菇,一邊介紹蘆菇的種類。

        2017年,胭脂湖村引進湖南省光亞食用菌有限公司,利用蘆葦作為土壤基質培育高品質蘆菇。村集體投入50萬元入股,每年分紅6萬元以上,解決近百戶農戶就業問題。村民曾衛香曾在附近的電子廠、食品廠打工,如今在農閑時經常會來基地采蘆菇并進行削揀處理,一天能掙100多元。

        胭脂湖村是有名的柑橘村,有橘園1600畝,柑橘收益占農民收入的50%。為拓寬柑橘銷路,讓橘農獲得穩定收入,胭脂湖村支兩委積極與辣妹子公司溝通,簽訂長期供銷合同,每年收購農戶柑橘近萬噸。橘子豐收時節,組織江蘇、山東等外省的一些企業來村里集中收購。胭脂湖村還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充分利用柑橘、荷花等資源,發展集采摘旅游、賞花旅游、休閑娛樂、增收致富于一體的“綠色經濟”;依托“辣妹子”品牌,積極打造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相結合的辣椒特色小鎮,目前已流轉40余畝土地種植辣椒,帶動當地群眾種植60余畝,引進經營主體開展示范種植,大力推進辣椒示范基地、觀賞基地建設等,為產業興旺奠定堅實的基礎。

        特色農業的勃興,重塑了胭脂湖村的顏值和氣質,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2023年,加上村資產租賃、經營性收入等,胭脂湖村村級集體收入達25萬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來源:益陽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