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宜人,清風吹拂,手捧一杯暖茶,沅江市民黃芳和孩子在一張古韻十足的桌邊共同閱讀親子繪本,“這一刻,感覺時間都安靜下來了。”
走進位于湖南省沅江市瓊湖街道小河咀村的“禾堂閱舍”村民書屋,庭院綠意盎然,古色建筑散發著幽靜的韻味。這里有3000余冊紙質書籍、10萬余冊電子書籍供讀者選擇,胡桃木色的書架上,各類書籍琳瑯滿目;電子閱讀器上顯示各類電子圖書簡介,讀者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便能將電子書收藏或下載在手機里,實現在線閱讀或在線聽書。
黃芳是這里的常客,過年期間,她帶孩子看書的同時,還參觀書屋舉行的龍年剪紙展覽和書畫作品展。“這里距離城區近,開車只要10分鐘就能到。書屋環境優美,開展的活動也有特色,比傳統書店更有活力。”
這是“禾堂閱舍”村民書屋一景。(董瓊香 攝) 小河咀村是個傳統漁村,過去,這里的村民以在洞庭湖上打漁為生。十年禁捕退捕相關政策實施后,沅江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夜市經濟,把這里打造成一處優美文藝的鄉村旅游勝地。
傍晚時分,小河咀村一片熱鬧喜慶,年味十足。白墻青磚房前,大紅燈籠點亮。許多從城區開車前來游玩的居民沿湖漫步,逛夜市、品美食,感受假期“慢生活”,熱鬧的人氣使這個古老的漁村煥發出新活力。
依靠特色漁家文化和湖區風情,村里還打造了精品寫生、研學路線,承接開展特色洞庭湖生態環保實踐課等。
周琳是小河咀村本地人,過年前從外地返鄉后,經常邀約三五好友來村里做客、游玩。她說:“想不到家里的變化這么大,回家真是太幸福了。”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小河咀村著力文化建設,村莊的整體形象和村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村莊帶來了大量的客流和可觀的收入,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村民胡美華在村民書屋做服務員。她說:“工作非常輕松,而且待遇還不錯。慢慢地,我也經常翻翻書、學習學習,還帶動孫子一起看書,家里的閱讀氛圍更濃厚了。”
益陽禾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鴻劍說:“隨著村容村貌的變化以及政府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打造一個商業服務和公益屬性相結合、拓展城鄉居民閱讀空間的書屋,我信心十足。”(來源:新華社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