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沅江市胭脂湖街道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部署要求,高標準打造人才服務站,助力培養本土人才,協助開展引才引智,推動人才資源集聚,主動服務人才下鄉,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注重政策宣傳,做人才“挖掘機”。廣泛開展宣傳。利用好宣傳手段,將已發現的人才通過廣播、宣傳車、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廣泛宣傳,將先進典型推介出去,吸引更多人向他們學習,為我街道育才、聚才、用才提供經驗。同時,我們還利用宣傳橫幅、宣傳欄等形式,在全街道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人才調研。積極深入村(社區)開展調研,了解真實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對各村(社區)人才工作加強指導。調研發現街道特色優勢產業明顯,尤其是文旅資源豐富,但目前缺乏專業人才、專業團隊。下一步需要進一步拓寬視野,補齊文旅人才,為胭脂湖街道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充分用好政策。一方面發揮群眾宣傳優勢,在全街道范圍內,大力宣傳人才政策,通過政策手段吸引和挖掘人才。例如楊梅山村本土人才周珍,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的,并且帶動周邊增收,被評為2020年度湖南省巾幗建功標兵,街道也對她的事跡不斷進行推廣推介。另一方面提升福利政策,按照政策發放人才補貼,同時健全多渠道補償機制,保障高層次人才合理的收入水平。
健全培訓機制,促人才“充電站”。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提高提優本土人才知識儲備。圍繞我街道本地特色和人民群眾對專業技能培訓的需求,積極開展糧油產業帶頭人能力提升培訓班、園藝工職業技能培訓班、玉米種植技術培訓班等多種實用技能培訓共計20余場,開展送技到田、送技到戶300余人次。運用電商新模式“搭橋”。以電商運營、政策研究等專題培訓很好地滿足了創業就業人員以及新型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需求,讓活躍在鄉村一線的“土專家”“田秀才”等人才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發揮遠程教育的作用。通過“干部在線學習平臺”“事業編人員線上繼續教育”等,開展個性化的技能培訓,為培養人才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學習機會。
強化服務保障,建人才“溫馨港”。深挖本土人才資源,建立健全人才信息資源庫。通過發動各村(社區)黨員干部和組長、片長深挖本土人才資源,共計梳理出本土農村產業發展人才34人、農村公共服務人才30人、農村治理人才23人、農業生產經營人才34人、農業農村科技人才16人,納入重要人才信息庫118人。并結合當前街道發展需要梳理出人才需求臺賬,為接下來的引才入駐做好規劃和部署。以點帶面,推動全面人才發展。在街道下轄赤塘村、胭脂湖村設立鄉賢館,進一步規范人才工作運轉機制和活動規范開展。打好“鄉情牌”“鄉愁牌”,按照“發現一個、培養一個、儲備一個”的原則,盤活人才資源,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讓家鄉成為夢開始的地方。
搭建用才平臺,創人才“新舞臺”。順應發展潮流,打造人才發展平臺。南竹山村借力電商網絡平臺,著力打造“村花”等特色人才直播間,充分發揮人才示范帶動作用,讓他們可以通過線上傳統手藝、非遺文化和特色產業宣傳課堂,擁有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也利用好網絡直播新載體,打造本地特色品牌。注重培養青年人才,鼓勵高學歷青年人才回哺桑梓。設立村級獎學金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勤學向上的學子進行表彰鼓勵,定期舉行詩詞文化進校園、道德模范進校園、憲法進校園等志愿活動20余次,對轄區學子開展德育和美育,積極聯系在外大學生、研究生,鼓勵高學歷青年回到家鄉造福家鄉。(來源:紅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