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23年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反饋“碧水保衛戰存在短板。益陽市在大通湖治理中,對湖體治理比較重視,但在區域流域治污控源上還有差距,大通湖區域現有魚池養殖面積5.8萬畝,稻蝦養殖面積14.4萬畝,已建成養殖尾水治理點僅覆蓋3400畝,覆蓋率1.7%。沅江市新灣鎮、黃茅洲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紫外消毒設施損壞未及時維護,或消毒設施未運行”的問題,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部署,組織沅江市住建局、生態環境分局等單位狠抓問題整改落實,目前已按要求整改到位。現將問題整改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一、問題描述
碧水保衛戰存在短板。益陽市在大通湖治理中,對湖體治理比較重視,但在區域流域治污控源上還有差距,大通湖區域現有魚池養殖面積5.8萬畝,稻蝦養殖面積14.4萬畝,已建成養殖尾水治理點僅覆蓋3400畝,覆蓋率1.7%。南縣華閣鎮、烏嘴鄉,沅江市新灣鎮、黃茅洲鎮,大通湖區千山紅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紫外消毒設施損壞未及時維護,或消毒設施未運行。
二、整改目標
提高大通湖流域養殖尾水治理面積覆蓋率,補齊治污控源短板差距。加大對大通湖周邊鄉鎮污水處理廠監管力度,確保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水質穩定達標排放。
三、整改措施
1.鞏固精養魚池退養成果,發展“水草+”產業,實現生態種養轉型發展,臨湖1000米范圍內嚴禁精養魚池反彈。采取“三池兩壩”等技術,對大通湖流域連片精養池塘開展養殖尾水治理設施建設。2023年新建池塘養殖尾水處理設施3處,其中南縣1處,治理覆蓋面積1000畝;大通湖區2處,治理覆蓋面積900畝。
2.選用質量好、運行穩定且符合國家標準及質量要求的紫外線燈管及鎮流器。
3.加強污水處理廠設備巡檢及維護保養管理,采購及儲存相關備品備件,定期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排查及清洗,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4.廢棄紫外線燈管按照危廢管理要求放置于危廢間集中存放,由專人負責收集和管理工作,及時做好危廢出入庫記錄,并委托具有處置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進行轉運、處理。
四、整改情況
為加快推進2023年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沅江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2023年9月18日,沅江市委楊智勇書記到新灣鎮調度紫外線燈管問題整改情況,要求各責任單位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障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維,并要求相關責任單位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治任務,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改銷號。益陽市住建局會同益陽市生態環境局不定期對督察反饋的問題情況進行督查,對紫外線燈管的更換及整治情況給與全面的監督指導。
(一)嚴把質量關,保證產品質量。在采購紫外線燈管和鎮流器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設備參數及要求,選用質量好、運行穩定且符合國家標準的CCC國標產品。同時加大了紫外線燈管和鎮流器的采購和儲存量,確保在發現故障后第一時間完成更換處置。
(二)強化日常監管,嚴防問題反彈。一是大通湖流域臨湖1000米范圍內嚴禁精養魚池反彈,巡查監管嚴防反彈。 二是嚴格落實巡查、巡檢制度,強化了中控室值班人員的職責和綜合調控能力,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明確了檢修的內容,加大了“值守人員”巡查的頻次,快速發現和處置類似違法事件,提高監測預警水平,防止該類問題再次發生。2023年4月至2024年11月,沅江鄉鎮污水每月定期進行巡查檢修,共更換紫外線燈管44根,確保了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
(三)規范危廢管理,嚴控環境風險。廢棄紫外線燈管按照危廢管理要求回收后統一在草尾總站危廢間集中存放,由專人負責收集和管理工作,及時做好了危廢出入庫記錄,并委托了具有處置資質的第三方公司進行轉運、處理。
五、下階段工作計劃
(一)規范運行管理。按照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四部門《關于規范和加強全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的通知》(湘建村〔2021〕210號)精神,從嚴從實推進鄉鎮污水運維工作的落實,嚴格落實沅江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確保設備設施的正常穩定運行,確保水質達標排放。
(二)建立長效機制。全面自查并舉一反三,鞏固和提升整改質量。加強對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巡查力度和人員管理,積極督導在線監測第三方運維公司加強運維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運維管理機制,防止問題反彈。
歡迎廣大市民對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反饋“碧水保衛戰存在短板”問題的整改情況提出異議和疑問。
公示期限:公示5個工作日,2025年1月10日至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