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4-05-22
      “四化”促“四更” 讓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盡享改革紅利
      發布時間:2023-09-19 10:42 信息來源: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室 作者: 瀏覽量:

          沅江市認真落實省、市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文件精神,以優質服務促推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聚焦激發創新活力,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突破口,實行登記便利化、監管柔性化、幫扶常態化、歇業制度化,不斷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推動企業開辦更順、運營更穩、做強更快、存續更長,讓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盡享改革紅利。

      一、登記便利化,促企業開辦更順

      一是線下只找一扇窗開辟企業開辦專區,實行不見面審批、容缺審批,通過業務流程重塑再造、業務系統與一體化平臺整合對接等措施,打通信息壁壘,實行一窗受理,相關信息自動流轉,要求前后臺受理和審批人員提供全能服務專人跟進,辦事群眾一窗即可通辦所有事項。截至目前,全市實有經營主體總數54794戶,2023年凈增3486戶,凈增率79.43%實有企業9685戶,2023年凈增1174戶,凈增率85.88%,共完成個轉企培育108戶,各項指標在益陽市排名前列

      二是線上只登一張網深化“一網通辦”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扎實推進互聯網+政務改革,大力推行線上一網通辦,打破傳統窗口申請、受理模式,食品經營許可證核發、變更、注銷、補辦、延續申請全程網辦,辦理時限最快可從7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今年來,沅江市通過省人民政府一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申請開辦企業1530家,審核通過1507家,審核通過率達到98.5%,在益陽市排名前列

      三是全程最多跑一次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行小餐飲許可告知承諾制,減免現場核查環節,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組建專員幫辦隊伍,主動上門免費服務,使經營戶在家門口即可通過全程電子化平臺提交資料,現場領用電子營業執照即刻使用,真正實現經營戶辦照一次都不跑。目前,共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363項,為312戶經營戶上門辦理了營業執照,794家企業享受營業執照免費郵寄送達服務,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工作獲《湖南日報》點贊。

      二、監管柔性化,促企業運營更穩

      一是寬嚴并濟有溫度。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逐步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梳理形成市場監管領域柔性執法四張清單,涉及市場主體登記、廣告監管、電子商務、計量、質量認證、價格、食品安全、藥械化監管等8個領域,包含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19項、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19項、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1項,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事項清單13項,共52項。

      二是無事不擾有態度。堅持把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為執法規范化主抓手,實行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工作,切實減少多頭執法和重復執法,對高風險或有不良記錄的企業依法加大隨機抽查、現場檢查力度,做到監管不缺位,無事不打擾。目前,30雙隨機監管成員單位建立了檢查人員名錄庫,完整錄入934名檢查人員信息,各成員單位在湖南省雙隨機平臺制定或接收的抽查任務數公示率符合要求,排名前列。

      三是主動服務有力度。推行提前介入、靠前指導、主動作為的服務模式,對食品、流通、餐飲以及小作坊的行政許可,根據申報許可類型,主動對市場主體經營場所流程、布局、裝修等進行指導規范,對辦理許可的程序、要求提前告知,既從源頭把好行政許可準入關,又幫助商戶避免因不符合許可條件重復整改增加投入,提高行政許可申報一次性通過率。目前,已提前介入指導各類許可申請主體75家,共為申請人節約成本120余萬元。

      三、歇業制度化,促企業存續更長

      一是推行制度保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市場主體歇業紓困幫扶工作試點縣為抓手,積極探索市場主體歇業紓困幫扶制度機制,在全省率先出臺《市場主體歇業紓困幫扶實施辦法》,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注銷退市方式,允許市場主體在一定時期內暫停營業,保留市場主體資質,為經營困難企業提供重振旗鼓再出發的休整機會。目前,已為181家市場主體成功辦理歇業備案登記。

      二是聚焦要素出臺沅江市人才新政20,推出水電氣3月緩繳期欠費不停供政策,切實落實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政策,實行創業擔保貸款金融扶持政策,對復工復產企業崗位技能提升和轉崗培訓給予補貼,確保市場主體的權利義務得以延續,緩解市場主體在人才、資金、用工和水電氣公共服務等要素保障方面的困難先后幫助萬聯購物廣場、津湘大藥房沅江醫院便民店、陽羅洲鎮鄧記米粉加工廠等十幾家前期已辦理歇業的市場主體恢復經營。

      三是上門幫扶利用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契機,選派757名干部上門為7348家企業把脈問診。借助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開展市級領導帶隊入企深入開展“三送三解三優”“走找想促”等活動。同時,針對不同市場主體的個性需求和特點,成立個例幫扶小組,實施一企一策”“一業一策等措施,幫助市場主體掌握歇業期間企業年報、稅務申報、職工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相關規定,確保市場主體盡享政策紅利。

      四、幫扶常態化,促企業做強更快

      一是輸血式扶持。出臺《關心關愛企業家“二十條》等政策,圍繞加強財稅和金融支持、促進消費、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等方面,著力精準施策,加強輸血扶持。2022年以來,累計幫助企業新增融資20.1億元以上,累計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19316萬元;累計階段性緩繳企業社保費541萬元,涉及參保職工2000余人;通過2次高質量發展大會累計獎勵企業近2000萬元。

      二是造血式培育。主動謀劃企業產品銷售,借助洞庭湖生態文化旅游節等重大活動,為企業采銷搭建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組織多場現場招聘會,發布招聘崗位成功入職465人,為中聯重科、新馬制衣企業破解用工難題。大力扶持特色產業發展,指導企業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支持企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推動企業向國家急需發展的高新產業轉型。沅江市獲批沅江蘆筍湖南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全市新增湖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

      三是活血式壯大。立足縣域特色,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助推企業向高價值鏈攀升,沅江蘆菇成為生態健康新食材,生態稻蝦異軍突起,辣妹子辣椒醬等品牌入選《湖南省農產品品牌名錄》,莎林蝦蟹麻香糕”等相繼獲評湖南老字號”“中華老字號。發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作用,成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引入搭個伙食品”“夢文化15家企業入駐開展觸網孵化,大力強化電商人才培訓,完善金融服務,企業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始終秉承以企為本,著力打造政策、企業、項目、自然人“四個全生命周期”服務鏈,切實解決企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