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2-04-11
      劉艷科:堅持送教上門 用愛教育特殊兒童
      發布時間:2020-12-14 16:37 信息來源:沅江新聞網 作者:張勁楊 瀏覽量:

      劉艷科,沅江市保民學校一名普通老師,十多年來,她始終堅持送教上門,用愛心傳遞溫暖,讓特殊兒童在家也能感受到學校的關懷。


      小鴻(化名)今年9歲,他是一位從出生就智力殘疾的孩子,從來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自2019年開始,保民學校的劉艷科老師,開始對他進行上門送教服務。年級小小的小鴻,第一次有了學習的體驗。劉艷科每隔幾天,就會去看望一下小鴻,她從當初的不適到如今與小鴻相處得十分融洽,期間花費了不少的心血。

      劉艷科說:“因為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智殘的孩子,所以一開始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與他交流,怎么樣去溝通。但是有一次,當我把雙手舉起來,他馬上跟著我一起拍手,一起鼓掌,然后就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很自然的,而且是一種比較幸福的笑。所以,從那一刻起,我就和這個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劉艷科與小鴻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這時候送教上門不僅是一份工作,還是一份責任。劉艷科開始把小鴻當成自己的孩子,用愛去澆灌他,讓他能夠開心、快樂的成長。

      劉艷科說:“后面慢慢的跟我接觸的時間長了,有時候我們一起曬太陽的時候,他就會依偎在我的懷里,讓我去撫摸他的頭,或者輕拍他的臉,那時候感覺自己不僅僅是一位老師,更像是一位母親。”劉艷科對小鴻無微不至的關心,也被同事看在眼里,稱她是一名有愛心的好老師。

      保民學校校長劉陵表示:“那個孩子日常的生活不能自理,而且連父母也不認識,但是劉老師去了以后,他就跟她擁抱,像親人一樣。作為一個農村教師,對學生有愛心,有暖心,有關心,這幾點她都做得很好。家長、學生以及同事對她的評價都很高!

      劉艷科自2003年開始,一直在保民學校工作,因為一直面對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她便付出比常人更多的關心與愛心,用心的去呵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教育在扶貧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扶貧先扶智”,除了硬件上的完善外,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堅守和付出,唯有每一位鄉村教師認真地付出,才有可能使孩子們接受到有質量、高水平的教育。

      劉艷科說:“我所面對的孩子,都是農村的孩子,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缺少關心、關愛。我就是用心去認真的對待我的學生,用心去對待我的每堂課!

      責編:喻浩    審稿:黃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