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候鳥開始南遷。南洞庭湖近幾年來經過不斷地人工和自然修復,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豐茂的植被和豐富的漁業資源,給南遷的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大種群候鳥飛翔至此,場面蔚為壯觀。
在南洞庭湖核心保護區一處叫作上風港的湖洲上,成千上萬只夜鷺飛上天空,層層剪影遮天蔽日;部分飛累了的夜鷺棲落在一片翠綠的樹枝上,發出歡快的叫聲。
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管理局魯馬湖保護管理站站長羅學衛介紹:“經過近段時間的觀察,夜鷺大概有3、4000只,像這種大種群的鳥類,這兩年越來越多了!
上風港原來是一處觀鳥臺,早幾年,這里除了一片蘆葦蕩就沒有其他的植被,但隨著近幾年沅江對南洞庭湖實施生態修復,這里仿佛成了一片豐茂的綠洲。綠草掩蓋了部分水泥建筑,柳樹、樟樹等植物給南遷的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特別是綠洲周邊的湖泊,在實施禁捕退捕后,漁業資源得到了保護,也給這些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源,這里簡直成了候鳥的天堂。棲息在這里的夜鷺部分是留鳥,部分是候鳥,它們喜結群,常結成小群在晨、昏和夜間活動,白天結群隱藏在密林中僻靜處。一般縮頸長期站立一處不動,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間走動,有時亦單腿站立,身體呈駝背狀。夜鷺通常于3月中下旬即陸續遷到北部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
大種群候鳥陸續遷徙至此,與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密切相關。下階段,沅江市將加大候鳥保護力度,讓它們在南洞庭湖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的冬季。
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管理局魯馬湖保護管理站站長羅學衛說:“通過修復給鳥類提供了棲息的場所,當然除了修復保護也起了大作用 ,鳥類棲息的場所和食源比較多 ,比較豐富 !
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保護區記錄到的鳥類43 科 164 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鶴、白頭鶴、黑鸛、大鴇等。濕地內有越冬鳥類 1000 萬只以上,種群密度大。保護區內有植物 154 科 475 屬 863 種。
責編:喻浩 審稿: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