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結業啦!”近日,36位捧著結業證書、像孩子一樣開心的學員,簇擁著年齡最大的奶奶趙艷麗,定格成37張笑臉,成為沅江市茶盤洲鎮春天里最動人的一張合影。
走出鎮政府大門后,六合村54歲的村民夏群英舍不得摘下別在胸前的笑臉徽章,拉著同伴羅玲直奔鎮上最高檔的服裝店,為76歲的婆婆挑選了一件上好的衣服。羅玲也為丈夫、女兒買了稱心如意的鞋子和褲子。“這幾天,我們最大的體會是要善待家人,每天和身邊的人好好相處,把‘五福’帶回家。”夏群英很自然地流露。經過7天的研習培訓,她們記住了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五福”,學會了把“微笑、贊美、禮物、服務”帶回家、改善家風的“魅力四法”,懂得了“笑順”和“孝順”都能溫暖老人心。
茶盤洲鎮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農業研究院合作,首次舉辦家教家風研習班。通知發到8個村2個社區之后,由于采取的是自愿報名的方式,對是否有人愿意參加,鎮黨委書記李勇心里并沒有底。令他沒想到的是,3月9日當天,一下就有51個人報名。“全鎮常住人口8000多人,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級別的人了,鎮黨委的想法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文化引領,讓上了年紀的人變得開心,不孤單。”李勇說。
“第一天上課,老師給我的任務是收手機。面對爺爺奶奶們,我心里有點忐忑。”志愿者謝佳敏坦言。她是來自南洲街社區的一名便民服務員,26歲,是班上最小的學員。
課程很接地氣,第一課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講的是夫妻相處、教育孩子、孝順父母的方式方法,一下子就吸引了聽課的人。接下來幾天是服務老人、影響子女的課程,課間大家做拍打操、唱懷舊歌,學員們有時捧腹大笑,有時動情落淚,不知不覺7天就過去了。
“從最初的坐立不安,到后來的依依不舍,這次研習很值。”54歲的祝迎春是南洲村的村干部,是為數不多的男學員之一。學習期間,他推掉了各種應酬,從頭到尾拿筆記錄了厚厚一沓紙。結業儀式上,他表示要改掉自己在家里的“大男子主義”做法。
56歲的周麗芳小學畢業,性格直爽。她打趣地說,這人生的第一張結業證書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后對老公少抱怨、不指責,要好好體貼老人家,好好盡孝。
69歲的趙艷麗,結業后報名當了志愿者,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老伴笑臉相迎。她前幾年送走了家里的百歲老人,是公認的好媳婦,但她認為還有差距,在老伴面前要改改脾氣。為此,她特意給遠在深圳工作的女兒打電話,承諾“我向先人學習,你向我學習,孫孫就學你,一代接一代哦。”接下來幾天,她和鄰里分享了學習心得,把《了凡四訓》翻給人家看,同時準備帶大家做養生操。
“51個人報名,有37人堅持到最后并領到了結業證。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子還很長,我希望他們成為一粒種子、一顆火苗,把農村大地映襯得春意盎然、花團似錦。”長期研究農村現狀、在全國創辦多所農村老年大學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郭峰信心滿滿。
來源|益陽日報
編輯 | 劉敏
一審 | 劉敏 二審 | 孫帆 三審 | 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