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區:
為切實做好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現將《瓊湖街道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沅江市瓊湖街道辦事處
2022年10月15日
瓊湖街道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安排,根據《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農社發〔2022〕5號)和沅江市《關于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沅農辦發〔2022〕31號)有關要求,結合我街道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按照中央農辦等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村民自治,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創新治理方式、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專項治理工作應在村級黨委領導下開展,把握好力度節奏,確保該專項治理工作平穩有序。
(二)堅持依法依規。先立規矩再進行治理,各村出臺政策措施和發布標準規范,內容、程序都要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三)堅持標本兼治。把治理陋習與轉變觀念結合起來,通過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多種方式,讓農民群眾既改變行為,又提升認識,以清風正氣有效抵制歪風邪氣。
(四)堅持疏堵結合。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自覺遵守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也要進行負面曝光,嚴格執行相關懲戒措施,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管理,避免“破窗效應”。
(五)堅持實事求是。不搞形式主義、“形象工程”,不搞“一刀切”、“齊步走”,不提不切合實際的治理目標和要求,不給農民群眾增加負擔,尊重轄區內風俗習慣,從農民群眾愿接受、易實施、能見效的問題入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常抓不懈,取得群眾滿意的實際效果。
三、治理目標
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在部分地區持續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農民群眾在婚喪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禮等支出負擔明顯減輕,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在行政村實現全覆蓋,村級推進移風易俗的工作制度基本完善,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得到更好弘揚傳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更加濃厚,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
四、治理重點
(一)高價彩禮。宣揚低俗婚戀觀,索要、炫耀高價彩禮,媒婆、婚介等慫恿抬高彩禮金額,彩禮金額普遍過高等問題。
(二)人情攀比。人情禮金名目繁多、數額過高,甚至為了斂財舉辦“無事酒”,農民群眾“人情債”負擔沉重等問題。
(三)厚葬薄養。不履行孝道義務,喪事時間過長、喪禮中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和開展低俗活動,配陰婚、“活人墓”、豪華墓等問題。
(四)鋪張浪費。婚喪喜慶舉辦宴席時間過長、規模過大,盲目攀比追求檔次,造成嚴重浪費等問題。
各村(社區)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圍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專項治理重點,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主要措施和進度安排
專項治理工作自2022年10月啟動,2023年12月基本結束。
(一)進村(社區)入戶了解情況,確定治理重點。以村(社區)為單位,組織人員入戶摸排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陋習的實際情況,剖析成因,明確治理的問題。(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二)細化村(社區)規民約,控制標準。提倡節儉辦事、簡化流程、縮短時限、理性消費,抵制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在辦事規模、迎送車輛、宴席菜品、用煙用酒、人情隨禮等方面不鋪張浪費、不攀比跟風。各村(社區)要結合實際,按照民主程序細化制定本村(社區)婚喪事操辦標準,因地制宜控制紅白事操辦規模、隨禮標準和宴請范圍,進一步修訂村規民約,發布執行。(2022年12月底前完成)
(三)加強報備管理。各村(社區)完善操辦婚喪事宜報備機制(2022年10月底前完成),加強對群眾操辦婚喪的規范引導。
(四)深入宣傳造氛圍。各村(社區)要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懸掛、張貼以“反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為主題的宣傳標語。以村社區便民服務點、村村響、村微信群等為載體,大力宣傳“反對高價彩禮、喜事廉辦、白事簡辦”等內容,營造濃厚鄉風文明氛圍。
(五)強化示范引領。各村(社區)要督促轄區內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帶頭并引導家庭成員、直系親屬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杜絕鋪張浪費,反對陳規陋習,組織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開展“移風易俗承諾”,切實為群眾樹立榜樣和標桿,從而帶動鄉風民風持續向上。
(六)加強日常監督。各村(社區)認真落實移風易俗相關措施,督促婚慶、殯葬等機構規范服務行為,及時糾正不正之風。同時,要通過召開村(居)民會議或村(居)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紅白理事會,加強對紅白理事會的指導,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此外,各村(社區)應針對此專項治理建立和完善各項獎懲機制,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
六、組織領導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村(社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專項治理相關措施列入工作重點,做好部署動員、指導等,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總結經驗做法。
(二)落實主體責任。各村(社區)是推進移風易俗的主體。村(社區)黨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要求,充分發揮政治功能和組織優勢,深入組織發動和宣傳教育群眾,扎實做好落實工作;村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履行好“前哨”職責,守好第一關。
(三)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治理過程引導農民群眾廣泛參與,治理結果得到農民群眾充分認可。關愛特殊困難群體,加強養老、婚姻、殯葬等領域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惠民服務,切實解決好移風易俗重點領域農民群眾的民生難題。組織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孝老愛親、婚喪嫁娶等領域的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開展鄰里互助和愛心公益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村(社區)要利用農閑季節、節假日和集市等,聚焦農村移風易俗開展農民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各類文明創建和主題實踐活動,整合文化惠民活動資源,增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發揮文化浸潤作用,倡導文明鄉風。線上線下結合策劃推出農村移風易俗專題報道,強化正面宣傳引導,持續保持輿論熱度,凝聚全社會對抵制陳規陋習的價值認同。
2022年12月底和2023年12月底,各村(社區)分別形成專項治理年度總結和專項治理工作總結,報送至瓊湖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