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沅江市財政局!

      加入收藏 | 返回主站

      央視《朗讀者》第一期好文賞析(五)

      來源: 沅江市財政局 作者: 日期: 2020-04-13 18:02
      【 字號:
      打印

        《朗讀者》第一期主題詞——遇見

        節目卷首語: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于一小部分人。 

        朗讀屬于每一個人。 

        節目開場白: 

        大家好,我是董卿。今天,是朗讀者節目第一次和觀眾見面,所以,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詞,也特意選擇了——遇見。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弦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幸會,今晚你好嗎?”這是《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 

        所以說,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也希望從今天開始,《朗讀者》和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朗讀者第一季第一期,我們的主題詞是遇見,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那么,《朗讀者》遇見了你們,又會怎樣呢? 

        

        第一期 “遇見”

        5、文章:《愿你慢慢長大》劉瑜 

        朗讀者:張梓琳

        親愛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兒童節,正好是你滿百天的日子。

        當我寫下“百天”這個字眼的時候,著實被它嚇了一跳——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小,小到以天計。在過去100天里,你像個小魔術師一樣,每天變出一堆糖果給爸爸媽媽吃。如果沒有你,這100天,就會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樣,陷入混沌的時間之流,綿綿不絕而不知所終。

        就在幾天前,媽媽和一個阿姨聊天,她問我:為什么你決定要孩子?我用了一個很常見也很偷懶的回答:為了讓人生更完整。她反問:這豈不是很自私?用別人的生命來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對的。但我想不出一個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

        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自私嗎?現代人說:“我喜歡小孩”,不自私嗎?生物學家說“為了人類的繁衍”,哎呀,聽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過是將一個人的自私替換成了一個物種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

        對了,有個叫道金斯的英國老頭寫過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你長大了一定要找來這本書讀讀,你還可以找來他的其他書讀讀,媽媽希望你以后是個愛科學的孩子,當然媽媽也希望你在愛科學的同時,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式掙脫虛無。

        因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親節那天,看到鋪天蓋地“感謝母親”、“偉大的母愛”之類的口號時,我只覺得不安甚至難堪。我一直有個不太正確的看法:母親對孩子的愛,不過是她為生孩子這個選擇承擔后果而已,談不上什么“偉大”。

        以前我不是母親的時候不敢說這話,現在終于可以坦然說出來了。甚至,我想,應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讓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讓他們的虛空有所寄托,讓他們體驗到生命層層開放的神秘與欣喜,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到盡情地愛——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嗎?能夠放下所有戒備去信馬由韁地愛,那簡直是最大的自由。作為母親,我感謝你給我這種自由。

        也因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對你的未來有什么“寄望”。沒有幾個漢語詞匯比“望子成龍”更令我不安,事實上這四個字簡直令我感到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龍”好了,為什么要望子成龍?如果漢語里有個成語叫“望爸成龍”或者“望媽成龍”,當父母的會不會覺得很無禮?

        所以,小布谷,等你長大,如果你想當一個華爾街的銀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僅僅想當一個面包師,那也不錯。如果你想從政,只要出于恰當的理由,媽媽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個動物園飼養員,那也挺好。

        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你能幸運地找到自己的夢想——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擁有與這個夢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與其夢想成比例的能力。

        是的,我祈禱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與熱情——在媽媽看來,一個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上班是個負擔的律師,并不比一個驕傲地對顧客說“看,這個發型剪得漂亮吧”的理發師更加成功。

        但是,對你的“成就”無所寄望并不等于對你的品格無所寄望。媽媽希望你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白來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領略它波光瀲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來成全它的更好。

        媽媽相信人的本質是無窮綻放,人的尊嚴體現在向著真善美無盡奔跑。

        所以,我希望你是個有求知欲的人,大到“宇宙之外是什么”,小到“我每天拉的屎沖下馬桶后去了哪里”,都可以引起你的好奇心;

        我希望你是個有同情心的人,對他人的痛苦——哪怕是動物的痛苦——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對任何形式的傷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備心;

        我希望你是個有責任感的人,意識到我們所擁有的自由、和平、公正就像我們擁有的房子車子一樣,它們既非從天而降,也非一勞永逸,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追求與奮力呵護;

        我希望你有勇氣,能夠在強權、暴力、誘惑、輿論甚至小圈子的溫暖面前堅持說出“那個皇帝其實并沒有穿什么新衣”;

        我希望你敏感,能夠捕捉到美與不美之間勢不兩立的差異,能夠在博物館和音樂廳之外、生活層巒疊嶂的細節里發現藝術;

        作為一個女孩,我還希望你有夢想,你的青春與人生不僅僅為愛情和婚姻所定義。這個清單已經太長了是嗎?

        對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種苛刻是嗎?好吧,與其說媽媽希望你成為那樣的人,不如說媽媽希望你能和媽媽相互勉勵,幫助對方成為那樣的人。

        小布谷,愿你慢慢長大。

        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稿件來源:河北文明網

      關閉本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