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陪伴
節目卷首語:
為什么是陪伴?其實我們每一期的主題詞的選擇,是非常慎重的。有時候為了一個主題詞會反反復復討論很長時間,但是陪伴是最早確定下來的主題詞,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
我想因為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當然陪伴也是一個很平常的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我們的朗讀者,鄭淵潔、喬榛都談到了自己,夫妻之間的陪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在這期節目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楊乃斌,一個在八個月的時候失去了聽力的孩子,為了能夠讓他像健全人一樣的成長。他的母親,在他上小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學。
所以,我覺得陪伴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所以希望這一期以陪伴以主題詞的節目也能帶給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節目開場白: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在顧城的詩里,陪伴就是這樣簡單而美好。
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陪伴,比如說這會兒,你我之間是一段短暫的陪伴;比如說我們的學生時代,和我們的同學,那是幾年的陪伴;還有一種陪伴,是生命里血脈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們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陪伴。
第二期 “陪伴”
1、文章:《門前》顧城
朗讀者:董卿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還要流浪
我們把六弦琴交給他
我們不走了
我們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毀滅的土地
我們要乘著它
度過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
然而,它有歷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我們輕輕靠著,十分美好
墻后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
它只用指尖,觸了觸陽光
1982年8月
稿件來源:河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