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交通運輸局
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2020年7月)
2020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對接我市“產業強市、生態名市、文化特色市”發展目標和“湖城、湖島、湖洲、湖鄉”發展格局,緊密圍繞“建設交通強市”這個主題謀篇布局,施策發力,推動我市交通運輸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一、202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路網建設上新臺階
1.全力助推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1)S313漉樂線。已完成交工驗收,沿線綠化工程和路面附屬工程已全部完成,共完成投資6000萬元。
(2)S220茶草線(黃茅洲大橋南至八形汊公路)項目。已完成85%路基工程,完成項目投資2100萬元,年底完成路面主體工程并通車試運行。
(3)G234赤山島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工可(待評審),并與省廳多次對接,待納入省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后啟動前期工作。
(4)S317竹蓮互通連接線。已完成土地調規和用地預審,正在辦理土地報批手續,準備組織施工招標。
(5)S507茶盤洲至黃茅洲大橋南公路。已完成施工圖設計,正在進行土地調規、用地預審,計劃年底基本完成路基工程。
(6)S71南益高速南嘴互通及連接線工程。每月實時跟進,目前已完成土地調規和用地預審,正在辦理用地報批手續。
(7)“洞庭鄉愁”農村旅游公路建設。“洞庭鄉愁”農村旅游公路(第一期)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4條路的路基、路面、標線、路緣石、邊溝等已全部完成。累計完成總投資870萬元。
(8)公交總站。項目施工圖已完成,正在辦理圖審及報建報安等相關工作,已完成投資1350萬元,計劃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
2.奮力完成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
(1)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項目:2020年省交通運輸廳下達我市2019年自然村通水泥路續建計劃41個,里程62.706公里;2020年新增自然村通水泥路13個,里程13.725公里,共計76.431公里。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76.431公里,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11%。
(2)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2020年省交通運輸廳下達我市2019年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續建計劃8個,里程15.374公里,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15.374公里,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6%。
(3)“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申報工作。已完成規劃編制,并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待批復后組織實施。
3.切實加快安全防護工程建設
計劃消除農村公路安全隱患里程74.637公里。目前正在開展各項前期工作,施工圖設計已通過專家評審,待財評審核后立即組織實施。
4.竭力抓好農村危橋改造工作
計劃實施危橋改造工程7座:其中國省干線公路危橋改造工程1座——赤山大橋維修加固工程,投資金額約3200萬元,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農村公路計劃內危橋改造工程6座,施工圖設計已通過專家評審,待財評審核后立即組織實施。
(二)以行業監管為重點,推動運輸行業有新發展
1.扎實開展各項集中整治行動。一是積極應對、快速部署,圓滿完成了元旦、春運、疫情防控、春節、五一、端午以及“三考”等特殊時段的運輸組織和安全保障任務。二是深入全市公路沿線、客運站場以及轄區水域,開展22次安全隱患排查。尤其是對客運站、出租車公司及車輛、運輸企業、長途客運車輛、駕校以及轄區客船、渡船等進行了現場監管,共查處多類安全隱患59處,全部整改銷號。在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安全方面,開展“隱患清零”行動12次,發出整改通知書15份,安全隱患整治率達100%。三是持續集中整治各類交通問題頑瘴痼疾,為交通運輸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安全保障。截止6月底,出動執法人員13996人次,執法船艇713艘次,執法車輛966輛次。其中,水上執法共檢查船舶6400余艘次,渡口、碼頭304處次,現場糾偏432起,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13份,非客船載客11起,移送公安機關處理8人,行政處罰書113份;路政治超共檢測車輛99832臺次,處罰車輛238臺次,卸載超載貨物1115.38噸;路面巡查國、省、縣鄉公路里程近30000公里,清理非公路標志200余塊,違法棚亭近100處,清理占道經營攤點近700處;運政執法共檢查各類車輛786臺次,查扣非法營運車輛56臺次。
2.優化審批程序服務貨運業主。圍繞“審批流程最優、審批環節最簡、審批時限最短”的要求,梳理道路運輸車輛相關審批,簽批率達到100%,辦理客貨運車輛相關審批508輛次,辦理客貨運從業資格相關審批205人次,均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
3.穩步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成立了創建工作組織機構,制定了工作計劃,出臺了初步實施方案。根據我市城鄉客運場站發展現狀和建設需求,擬定了“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規劃。
4.深入開展非法渡口、碼頭專項整治工作。撤銷三處涉砂碼頭,整合永樂渡口。
(三)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綜合執法抓新機遇
我局根據省、益陽市、沅江市相關文件要求,主動加強與各級各部門的對接、溝通、協調,經多次專題會議審慎研究、充分醞釀、集體討論,已于今年6月底完成了公路、水上、運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執法職責及其執法隊伍的組建工作。目前,轄屬各二級機構“三定方案”已上報市編辦審定。
(四)以黨建工作為統領,推動交通工作創新局面
持續抓好班子建設,局領導班子對關系交通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重大事項始終堅持每周“一碰頭”、半月“一研究”,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到位。持續抓好思想建設,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全體干職工政治思想素質得到提高、干事創業的熱情更加高漲。持續抓好制度建設,機關內部《休假請假管理制度》《新聞宣傳刊發獎勵辦法》《機關辦公用品管理制度》《公務接待管理辦法》《項目公司相關規定》等61項規章管理制度重新進行修訂。持續抓好隊伍建設,結合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職務職級并行制度,積極推薦干部,干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繁瑣。交通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涉及多個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專題研究審批點多面廣、時間長、協調辦理難度大,導致交通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的前期工作程序多,手續復雜,落地難。
二是建設資金籌措壓力較大。受疫情防控、地方財政基礎薄弱、地方融資受限等因素影響,交通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此外,原材料和人工費價格不斷上漲,造成公路建設成本大幅度提高,加劇了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影響項目進展。
三是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難以到位。由于鎮村兩級配套資金籌資途徑有限,前期建設的農村公路配套資金已經是當地較重的負擔,后期已硬化鄉、村道養護管理難以保障到位。
四是行業管理壓力仍很明顯。受疫情沖擊、客運企業經濟效益滑坡、道路運營環境、站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以及機構改革過渡等多重因素影響,交通安全生產形勢和行業維穩隱患仍較大。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下半年,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加快公路建設,提升行業管理水平,以迎接年底上級主管局考核為總抓手,對準目標,找準差距,強抓落實,圓滿完成全年各項任務目標。
一是穩抓重點項目建設。續建S220黃茅洲大橋南至八形汊公路、公交總站;繼續做好G234赤山段改建工程、S317竹蓮互通連接線、S507茶盤洲至黃茅洲大橋南公路前期工作;按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改造任務。
二是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加強綜合協調,確保創建工作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加大道路“兩客一!薄⑺习踩臀kU品運輸企業、車站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力度,深化危橋險路、生產一線及建養工地的隱患排查和整改,確保不發生源頭監管責任事故及重大行車責任事故;抓好節假日、惡劣天氣交通運輸的防范、保暢工作,加大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力度;加大重點項目施工現場控制管理力度,確保交通建設安全無事故;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健全應急聯運協調機制,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推進黨建工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斷強化黨員干部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嚴守黨的紀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責任清單和工作清單,用實實在在的舉措把責任扛起來,層層傳導壓力,全面梳理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深化工程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堅決整治和查處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