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交通運輸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1-1442851 發布機構:沅江市交通局 發文日期:2021-07-12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沅江市交通運輸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2021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緊扣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交通強市”建設目標,以沅江“鄉村振興”為契機,“產業強市、生態立市、文化興市”三大戰略,真抓實干、主動作為,全力加快交通項目建設,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任務。

      一、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一)項目建設情況

      1.重要國省道完成情況

      1S313沅江樂園至漉湖公路工程。目前除南大膳段4.5km未完成施工外,其余工程已全部完工,南大膳段未完工的主要原因是該段涉占基本農田無法辦理用地報批手續,后段將此處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調整,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的聯系,積極爭取土地規劃調整,待自然資源部門批準后繼續完成該工程。

      2S220沅江黃茅洲大橋南至八形汊公路。主體工程、附屬工程沿線綠化以及安保工程均已完成,今年已完成投資5000萬元。

      3S507茶盤洲至黃茅洲大橋南公路。前期工可和施工設計圖已批復,征地拆遷已完成,已完成投資10200萬元。目前正在進行橋涵和擋土墻工程施工,已完成29%路基涵洞工程,力爭年底前完成全部路基工程。

      4S317竹蓮互通連接線工程。主體工程以及安防工程、沿線綠化、水溝等附屬工程均已完工完成投資4631萬元。

      5沅江客運總站。目前該項目主體大樓已基本完工,現正在進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計劃9月底前完成總體工程并試運營。

      2.普通國省道公路、水運、站場項目前期工作進展

      1S71南益高速南嘴互通已完成土地調規及用地預審和征拆資金方案審批,正在修編環保、水保方案,積極申報省發改委立項。目前,項目籌措資金方案未落實,省發改委立項未批復,項目進度有所滯后。下階段,我局將進一步抓緊與上級部門的對接,了解項目啟動存在的主要障礙,確保爭取早日啟動建設。

      2S220沅江市四季紅鎮至黃茅洲大橋北公路工程。項目線路全長24.6km,全線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估算總投資42755萬元。目前項目已完成工可修編審查、通航論證、防洪評價、水土保持、環境評價等專項評價工作,省廳行業意見正在走行文程序。待行業意見批復后啟動設計招投標和施工圖設計工作,力爭9月份完成施工招投標,10月正式動工建設。

      3G234沅江北互通至胭脂湖公路(白沙二橋)工程項目線路全長10.83km,全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估算總投資為113984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工可審查,并出具審查報告,現已申報工可行業意見批復,待行業意見批復后迅速啟動設計招投標和各項行業評估工作。

      3.農村公路建設(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危橋、安防工程)進展情況

      1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重要縣鄉道)。作為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今年我市考核計劃任務49km,目前已全部啟動建設,路基工程均已完成,其中有新灣鎮等26.5公里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資5409萬元,占計劃任務的54.1%

      2通自然村公路以及危橋、安防工程。已對全市14個鄉鎮(街道、中心)農村公路、危橋以及安防設施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勘測,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下達了建設計劃。目前正在組織實施施工圖設計,各鄉鎮農村公路建設正在進行招投標工作,預計7月中旬全面動工建設,爭取11月底完成建設任務。最美農村公路已出臺實施辦法。

      4.“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進展情況

      目前已制定了《沅江市城鄉客運一體化創建實施方案》,并已經市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同時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

      5.相關規劃編制工作

      1已編制完成《沅江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沅江市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規劃》《沅江市“四好農村路”中長期路網規劃》。

      2沅江港規劃因已納入湖南省“一市一港”的益陽港整體規劃中,且省廳不接受縣級市的港口規劃審核,目前益陽港規劃正在積極編制中,沅江港作為益陽港規劃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港區,已與益陽港有效銜接。益陽港規劃因涉及縣市區多,編制需一定的時間,加之審批流程復雜,整個審批過程會較長。待益陽港規劃批復后方能啟動沅江港區規劃和實施港口碼頭岸線設計與建設。

      (二)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1.圓滿完成重要時期運輸保障工作

      積極應對、快速部署,圓滿完成元旦、春運、春節、清明、“五一”、“三考”、端午及“七一”特護期等關鍵時段的運輸組織和安全保障任務。

      2.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1)道路運輸領域。重點加強百合車站與益沅一級路范圍內車輛秩序維護、攤點整治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7“零點行動”,對超限超載領域進行專項整治;積極開展“清風行動”,重點加強車輛運輸野生動物行為的檢查與打擊。截止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9005人次,執法車輛3437臺次,巡查里程129032公里,走訪源頭企業130次,檢查車輛26230臺次,查扣非法營運車輛52臺次、超限超載車輛278臺次、改型車輛9臺次、危貨車輛27臺次、教練車5臺次;卸載貨物635噸;扣押從證件8本、扣押線路牌10塊;岸線巡查570公里、巡查非法砂場44家、發現隱患29處、下達整改通知書3、移送公安1人。

      2)水上交通領域。加大轄區水域巡航力度,重點對運輸船舶、渡口發航、旅游客運碼頭、砂石采區等運輸行為實行有效管控;積極開展水上污染防治整治工作,切實提升水環境治理能力;加強全市通航水域“三無”船舶的巡查與整治力度;在茶盤洲響水坎持續開展公益促航活動,確保了過往運輸船舶航行安全;在巴南湖采區開展了為期40天的專項整治行動。上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5432人次,執法艇887艘次,巡航里程3780公里,檢查船舶3362艘次,船舶安檢870艘次,船舶油污檢查596艘次,巡查非法碼頭、堆場22處;全方位整治我市33處砂石碼頭(堆場);檢查渡口345處、糾章違法行為79起,查扣“三無”船舶81艘,公益助航509艘次,客運碼頭發航173艘次,發航旅客2394人次,查扣證件9本,發現隱患9處,下達整改通知書17份。

      二、存在的困難

      1.交通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程序多交通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需要多年前期工作,程序多,手續復雜,項目落地難  

      2.資金問題困擾交通項目建設。近年來我市交通基礎建設總量較大,上級補助投資比例偏小,財政雖全力支持,但仍難以彌補資金缺口。

      3.安全監管仍存在薄弱環節。我市道路運輸行業規模大、運營車輛多,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行業“小、散、亂”的局面一時難以徹底改變,新業態、新運輸方式不斷涌現,安全風險加劇。同時,我市水上運輸情況復雜,內河、湖泊通航里程長,運營船舶比較多,通航條件復雜,水環境保護、環洞庭湖生態治理的任務比較重,安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安全監管難度較大。

      三、下階段工作安排

      1.抓好協調機制加快完善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林業等有關部門協調機制,落實重點項目審批制度,加快重點項目前置性專項審批和報批辦理速度。同時加強與項目建設單位溝通協作,強化與省、市有關部門歸口協調,合力解決項目前期工作涉及省市審批事項的重點難點問題。

      2.抓好前期工作。堅持落實前期經費再啟動前期工作”“落實資金再立項的原則,切實加快項目土地、環評、防洪、水保等前期審批工作,確保項目落地;依法依規依程序完成招投標、報建報安、施工許可等各項法規程序,力爭項目早日動工建設。

      3.抓好資金保障。在確保財務風險安全前提下,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大力拓寬投融資渠道,引進大型國有企業積極參與我市交通建設,并采取延期支付項目建設資金的模式EPC+F,緩解建設資金缺口壓力,增強交通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4.抓好工程質量以創優良工程、精品工程、平安工程為目標,確保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穩定。發揮交通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站職能,完善機構,建立制度,明確職責,促進工程建設質量進度及安全規范化管理。繼續深化和完善工程招投標程序、工程質量終身追究和問責、工程變更管理等制度,創新工程質量監督方式方法,加大科技在工程質量監督中的運用,強化施工現場標準化建設,加強對施工和監理單位的檢查監督。

      5.抓好安全生產。扎實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鞏固提升行動和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三年行動走深走實聚焦“道路運輸、水上交通、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等三大領域牢牢抓住重大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安全文化、安全技能提升、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應急救援等重點難點任務,同時明確各交通運輸重點行業領域具體目標任務及責任單位、整治措施、完成時限,全面、系統推進交通運輸行業領域安全水平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