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交通運輸局
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計劃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根本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聚焦交通事業“建、管、養、運”四大環節,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在益陽市2021年交通運輸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考核中榮獲二等獎。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交通投資持續攀升。2021年沅江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完成投資63358萬元,截至12月底,實際完成投資81462萬元,完成率為128.57%。
2.重點項目高效推進。
(1)高速公路:S71南益高速南嘴互通及連接線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200萬元,并完成土地調規、用地預審和征拆資金審批工作,正在修編保環、水保方案,積極申報省發改委立項。
(2)干線公路:沅江樂園至漉湖公路項目建設規模4.59公里,總投資4000萬元,2021年計劃投資4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新增用地占補平衡方案編制上報,并納入國土空間調規劃項目庫,因項目涉及占用基本農田所以未能完工,已向省廳市局書面請示不納入考核,原則同意。S507沅江茶盤洲鎮至黃茅洲大橋南項目2021年計劃投資21495萬元,已完成投資29400萬元,完成投資率為137%。S220沅江市黃茅洲大橋南至八形汊公路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資2179萬元,并于10月份完成了項目交工驗收。G234沅江北互通至胭脂湖(白沙二橋)公路行業意見已批復,正開展前期工作。S220沅江市四季紅鎮至黃茅洲大橋北公路行業意見已批復,設計招標已完成,各項評估評價也已完成,正在開展工可報批工作。
(3)農村公路:(鄉鄉通三級路、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提質改造: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目標考核任務49公里,計劃投資7311萬元。截至目前,完成建設任務52.89公里,完成率為108%,完成投資20110萬元,完成率為275%。
(4)路網改造:國省道危橋改造工程2021年計劃投資1239萬元,目前已完成年度計劃6座,完成投資4239萬元,完成率均為342%。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工程2021年計劃投資1143萬元,已完成投資1143萬元。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021年計劃投資4050萬元,已完成投資4050萬元,完成率均為100%。
(5)道路運輸站場:客運站場建設2021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已完成投資12000萬元,完成率為240%。
(6)水運工程:益陽港沅江白沙港區湖南德旭新能源LNG碼頭工程建設規模5個,正在修編沅江港區規劃。沅江市渡口碼頭改造工程已完成年度計劃5個,完成投資100萬元,完成率均為100%。沅江(瓊湖)28m躉船建設規模1艘,正在抓緊與上級的對接,確保早日落地。
(7)公路養護:國省干線公路日常養護己完成投資790萬元,完成率為100%;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己完成投資2224萬元,完成率為100%。
(8)通用機場:建設規模1個,總投資30000萬元, 2021年計劃投資1000萬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000萬元。
3.建設環境不斷優化。S507茶盤洲至黃茅洲大橋南公路項目自2021年3月正式開工以來,強化調度,科學部署,逐一解決了建設資金、征地拆遷等關鍵性問題。目前項目已基本完成征地拆遷、橋涵、擋土墻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期間未發生1起阻工事件。
4.工程質量嚴格管控。按照“改造一條路,就搞好一條路”“修一條路,成精品一條路”的原則,堅持“質量第一、品質至上”的理念,把“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作業貫穿交通項目建設始終,加強施工監管,強化質量監測,嚴把工程質量關,尤其加大對監理人員履職盡責情況,以及隱蔽工程的監督檢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全覆蓋、全過程,確保項目建好、管好,讓群眾長久得到實惠。項目建設期間,轄區內交通建設項目未發生1起質量事故。
二、筑牢行業管理“基礎樁”,實現平安建設新突破
1.綜合管理精準發力。一是綜合執法有序規范。大力推進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工作,交通運輸執法領域過去存在的機構重疊、職責交叉、多頭多層重復執法等問題得到有效化解。積極推進執法規范化信息化建設,順利通過交通運輸執法國檢各階段任務。執法過程中,大力推行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積極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健全執法監督機制,整頓執法風氣。截至12月底,共舉辦執法培訓4期,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案件891件,完成非稅收入969萬元,提前超額完成市財政下達的非稅征繳任務。未發生公路水上“三亂”案件、執法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二是行業治理有效提升。我局現有涉軍群體、原市運輸服務公司破產改制群體、出租車司機群體、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涉改群體共4個上訪群體。盡管我局信訪維穩形勢極其嚴峻,但全局上下齊抓共管,開展了大量工作,未發生1起到市、赴省、進京非正常上訪和集訪。深化“放管服”“證照分離”“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動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梳理了交通運輸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共674項,進一步簡化了辦事程序流程,優化了營商環境。
2.安全生產不斷夯實。積極應對、快速部署,圓滿完成春運、節假日、汛期及疫情防控特護期等關鍵時段的運輸組織和安全保障任務。以“交通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加強對“兩客一危”車輛、公交車、出租車、渡口渡船碼頭以及駕駛員船舶員的管理,從嚴打擊超限超載、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強化“三無”船舶監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道路運輸領域查扣非法營運82起、改型車輛16起、危貨車38起,巡查隱患數136起,下發整改通知書及責令消除違法行為通知書共計60余份。水上交通領域糾正違法行為127余起,查扣“三無”船舶69艘,查扣證件9本,發現隱患150處。交通建設施工領域發現隱患127起,現場整改82處,下發整改通知書45份。交通建設施工領域檢查交通建設項目178家次,發現隱患127起,現場整改82處,下發整改通知書45份。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并榮獲2021年度沅江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3.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一是抓好客運行業疫情防控。督導客運站場、碼頭和客運車輛、公交車、出租車、渡船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客運企業從業人員核酸檢測,今年已組織6次核酸檢測,約4000人次。組織全系統近300名干部開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動,在各個小區開展敲門行動,摸排疫苗接種情況。二是推進新冠疫苗接種。交通運輸系統共完成疫苗接種1003人,接種率已達100%。已完成加強針接種286人。
4.生態環境全力抓好。對市內取土場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督促取土車輛采取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造成污染,定時噴淋,及時打掃,防止揚塵;對交通重點建設項目實施防塵,控噪聲。S220茶草線S507茶黃線、客運總站、S317竹蓮互通連接線等建設工地未發生亂推固體廢棄物、向河湖、農田亂倒廢棄物的行為,未對水體和大氣造成污染。
5.黨建工作強化引領。一是把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落實好市委、市政府以及局黨組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不斷強化黨員干部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嚴守黨的紀律。二是把思想建設擺在顯著位置。持續堅持“學習強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深化“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主題學習成果;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做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敏感問題輿論引導,把“軟實力”發展變成“硬實力”;持續解放思想,堅持“外學經驗找差距,追趕超越抓推進”,鼓勵黨員干部多走出去學習,學習其他地方在“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出租車公司化管理以及企業改制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借他山之石,彌補自身短板,增添有力措施,提升交通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三是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治理;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廉政警示教育常態化;強化工程招投標、行政審批等重點環節廉政風險防控。四是把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從思想、組織和作風各個方面,教育和引領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打造一支集干凈與干事于一身、勤政與廉政為一體的干部隊伍。同時,結合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職務職級并行制度,積極推薦干部,干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五是把制度建設擺在主要位置。增強制度執行力,制定強有力的組織、考核、激勵措施,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機關內部《休假請假管理制度》《新聞宣傳刊發獎勵辦法》《機關辦公用品管理制度》《公務接待管理辦法》《項目公司相關規定》等62項規章管理制度重新進行修訂。
三、深耕公路養護“精細文”,培育養護發展新動力
1.國省道精密養護。干線公路按照“雙評雙促”活動中的公路技術狀況標準,積極籌措資金,科學安排施工,共清理邊溝5000余米,修復護欄近1000米,完善標線3公里,處置大型路側邊坡塌方3處,布設平交道口減速帶、道口標注、停車讓行標志200余處,增設事故多發路段大型警示牌5處、太陽能路燈7盞;全方位整治了干線公路沿線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截至目前,全市干線公路優良路率達到93.99%,全市公路綠化率為91.87%。
2.農村公路精心養護。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實行“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分級負責制。今年以“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工程”為契機,共計創建管養示范鎮1個、創建文明示范路50.6公里,改造危舊橋涵22座,建設安防設施257公里;通過群眾性養護、預防性養護等一系列養護措施,全市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及通行能力明顯提高。
3.超限超載精準治理。從嚴打擊超限超載,截至目前,共檢測車輛254368,處罰車輛333臺,卸載貨物3457噸,完成率達到100%?萍贾纬步推進,我市S313 K177+985處非現場執法超限檢測點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啟動非現場執法工作;S220K118+045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年底前投入試運行。
4.路域環境精細整治。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重點打擊在農村公路用地及公路建筑控制區私挖亂建、亂堆亂放、路肩種植農作物、占道經營等嚴重影響公路、橋梁等設施完好、安全、暢通的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巡查國、省、縣鄉公路里程35000余公里;清理非公路標志120余塊,違法棚亭近80多處,清理占道經營攤點近800余處,聯合市應急管理局、胭脂湖街道取締趕集馬路市場4處;處理行政案件32起。
四、打出運輸服務“組合拳”,創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1.公路運輸體系更加完善。持續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出臺了《沅江市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實施細則》,啟動了全市農村客運班線車輛的收購、完成客運總站停保場及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出臺了《沅江百合汽車站搬遷暨客運總站啟用工作實施方案》《關于百合汽車站搬遷暨客運總站啟用的公告》,并于12月底完成百合汽車站搬遷暨客運總站啟用工作。全市157個行政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4個百分之百”,即客運班線通車率100%,通達率100%,通暢率100%,通硬化路100%。
2.水路運輸優勢逐步彰顯。今年以來,沅江市以船舶碰撞橋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非法碼頭渡口整治、船舶污染防治整治工作為重點,強化水運管理。拆除1處渡口、2處非法碼頭,規范提升21處渡口。共投入200萬元設立2個船舶污染物收集點,配備2艘多功能污染物接收船舶、2艘垃圾接收船舶和1輛船舶生活污水轉運車。全市兩處污染物接收站共登船5814艘次,接收生活垃圾38.716噸、接收生活污水53.811噸、接收油污水29.634噸。
2021年以來,機關后勤、教育培訓、老干、工青婦等工作有序開展,共同推動了沅江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軟肋:
一是交通建設項目落地較難。交通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涉及多個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專題研究審批點多面廣、時間長、協調辦理難度大,尤其是目前國土調規受控,導致有些交通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緩慢,落地難。如沅江樂園至漉湖公路項目南大膳鎮段4.59公里,因項目涉及占用基本農田,土地一直未完成報批手續,導致項目未能完工;S507沅江茶盤洲鎮至黃茅洲大橋南項目因涉及部分原公路為基本農田,需進行土地調規,項目土地用地預審與土地用地報批手續時間間隔較長,導致項目存在邊動工邊報批的現象。
二是建設資金籌措壓力較大。近年來,我市交通基礎建設總量較大,上級補助投資比例偏小,財政雖全力支持,但仍難以彌補資金缺口。加之,因受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地方財政基礎薄弱、地方融資受限和疫情等因素影響,交通建設資金籌措難度進一步加大,導致有些項目不能全面推進。此外,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工費價格相對較高,也對項目建設進度產生了不利影響。目前,交通重點工程項目19個,其中,已完成交工驗收的項目4個,年前竣工驗收的項目3個,在建和接近掃尾工程的項目12個,工程進度迅速,但資金問題一直困擾我局。
三是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我市道路運輸行業規模大、運營車輛多,正處于轉型升級發展期,行業“小、散、亂”的局面一時難以徹底改變,加之,新業態、新運輸方式不斷涌現,安全風險隨之加劇,監管壓力也持續加大。同時,我市水上運輸情況復雜,內河、湖泊通航里程長,運營船舶比較多,通航條件復雜,水環境保護、環洞庭湖生態治理的任務比較重,安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安全監管難度較大。
四是信訪維穩壓力依然較大。近年來,由于企業改制、運輸體制改革、疫情防控、經營虧損等原因,我局下屬企業市運輸服務公司(原水運公司)、市裝卸運輸公司、市公共汽車公司、市汽車運輸公司、市樂眾出租車有限公司穩定維護形勢比較嚴峻,衍生了涉軍群體、市運輸服務公司破產改制群體、出租車司機群體、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涉改群體共4個上訪群體,信訪壓力越來越大。
五是交通隊伍素質有待提升。我局在編在崗干部年齡結構占比,25歲以下人員僅占2%;26-35歲占20%;35-45歲占23%;46至60歲人員占比達55%,特別是水上執法隊伍,50歲以上人員占四成,給執法工作高效開展帶來一定瓶頸。近幾年,隨著交通行業轉型,機制體制改革,交通管理職能不斷延伸,交通運輸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但限于編制的原因,通過招考進入我局的年輕干部很少,造成干部隊伍來源單一、專業人才缺乏,交通工作創新發展受到制約。
二、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2.抓好兩個建設。一是抓好班子建設。嚴格履行“一崗雙責”,黨組主要領導帶隊,班子成員經常性深入到各自聯系點,調查了解情況、協調解決問題、督促檢查落實,轉變工作風氣,扎實有效的促進各項任務有序開展,重點工作順利推進,難點工作逐步理順。二是抓好隊伍建設。加強學習型隊伍建設,持續增強干部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提高干事創業、駕馭復雜局面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3.把握三條主線。一是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線,強化政治引領。進一步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到重要意識形態工作親自部署、重要意識形態問題親自過問、重大意識形態事件親自處置;堅持不懈抓好“黨組中心組”和“學習強國”的學習;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做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敏感問題輿論引導,把“軟實力”發展變成“硬實力”。二是把握行業治理工作主線,規范運輸市場。繼續強化交通建設市場和工程質量管理;深入開展交通建設領域招投標突出問題、公路水運工程“堅守質量安全紅線”以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對非法營運行為的打擊力度,全面清除運輸市場“黑服務區”。 三是把握深化改革工作主線,激發內生活力。持續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完成驗收;實施執法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提升綜合執法水平;深化“放管服”“證照分離”“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持“雙隨機、一公開”,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模式;積極啟動交通運輸企業改制工作,整合企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4.實現四個提升。一是提升項目建設效能。推行“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考核倒逼落實”的管理機制,狠抓工程進度,打造“效率工程”;針對項目建設過程存在的征地拆遷及建設取材難的問題,積極與自然資源、所在鄉鎮等部門進行溝通協調,致力破解難題,推進“前期工程”;按照“既抓進度、更重質量”原則,把質量放在工程建設的首位,確保工程質量,建設“精品工程”。二是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深入開展運輸市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妥善處理行業涉訪問題,實現行業穩定;開展安全專項整治“集中攻堅年”活動,繼續深化道路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持續加快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整治、內河船舶非法從事海上運輸和水上客渡運、船載;返葘m椪危怀掷m加大科技治超、源頭治超、聯合治超力度,常態化開展治超“零點行動”,進一步遏制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問題;強化非法砂石碼頭、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安全隱患等專項整治任務,確保道路運輸、水上運輸、工程建設等領域實現“零事故”。三是提升公路養護能力。圍繞“建、管、養、運”,深入調研,制定出臺《沅江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試行)》。強化日常養護和預防性養護,加強路域環境整治,提升管養質效。四是提升運營服務質量。順利完成百合汽車站搬遷暨客運總站啟用工作;調整優化市城區公交線網;探索開展“客運+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以完成市交通信息指揮中心建設為重點,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強化交通運輸行業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推進“信用交通”建設;充分挖掘水運資源,加快布局我市港口碼頭;加強船舶防污設施使用監管;持續推動非法碼頭渡口整治。